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83篇
综合类   597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6篇
  3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肛瘘的挂线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肛瘘是常见的外科难治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大多数低位肛瘘可以通过切开或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肛门功能也能得到保护。因为低位瘘管仅累及括约肌的下1/3。但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处理仍比较棘手,当瘘管经过肛管括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肛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65年1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肛管腺癌共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1.3:1,平均年龄52岁,中位年龄56岁。肛门出血、便条变细和肛门肿物是最常见的症状。36.7%伴有慢性肛周疾病史。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局部复发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各7例,肺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纵隔转移各1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放化疗组、综合治疗组(腹会阴联合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无局部治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1,3%、20.0%、56.3%和15.0%,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34.4%、0、37.5%和0。结论 早期诊断是改善肛管腺癌预后的最基本保证,综合治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3.
盆底痉挛综合征是排便时盆底肌(主要是耻骨直肠肌)不松弛甚至反而收缩,导致排便困难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我们用肛管直肠测压仪作生物反馈法,训练病人的盆底肌功能,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致顽固性便秘患者,效果满意。现将1992年8月至1993年10月资料完整的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介绍支撑捆扎法在腹腔镜下对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1例低位直肠癌患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切除,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患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完整。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成功,吻合时间15—30min;吻合口距齿状线小于2cm8例。结肠与齿状线处肛管吻合的3例。术后恢复顺利。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结论 腹腔镜结合支撑捆扎法可以对低位直肠癌行TME切除后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超低位保肛手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直肠恶性肿瘤的超低位保肛手术。方法对8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小于或等于2cm的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6例患者首先进行术前放疗化疗使肿瘤明显缩小。手术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和(或)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达到肛管直肠肌环上缘,相当于齿状线(直肠肛管交界处)水平。如果癌下缘远侧正常肠管长度仍小于2cm,可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充分显露肿瘤部位,在直肠癌向下侵犯最低侧所在的1/2象限,于癌灶下缘2cm处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肛管全层,然后沿外括约肌环向上游离,切除癌侧部分齿状线,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在没有癌灶或癌侵犯较高的一侧,则沿齿状线上缘切断直肠。游离横结肠脾区并在降结肠远切端作长5cm的“J”形结肠储袋,将结肠储袋向下脱出至肛管断端,与癌灶侧肛管、癌灶对侧的齿状线用3-0可吸收线间断手工缝合。结果在遵守根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本方法成功地为8例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保肛手术,部分切除齿状线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Dixon手术患者近似。结论在直肠全系膜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尤其在术前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保留肛门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根治要求并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256例低位直肠癌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漏1例,吻合口狭窄16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96.7%,术后5年肿瘤局部复发13.1%,5年存活率为71.9%.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减少了吻合口漏的发生,适用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及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1998年4月。2004年5月间,2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结肠J型贮袋方式,通过双吻合技术与下段直肠或肛管直接吻合的经验。结果本组23例患者,术后吻合瘘1例,占4.3%,术后反复用3%碘伏经腹腔引流管灌洗后治愈;切口感染2例,切口换药后治愈;吻合口轻度狭窄1例,扩肛后明显好转。随访全组病例,1例手术10个月后盆腔复发,1例手术16个月后腹腔及肝脏广泛转移。1年后排便状况(按徐氏评分):优16例,良6例,一般1例。结论双吻合器、结肠J型贮袋技术运用于低位直肠癌手术中,既能较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结肠与下段直肠、肛管吻合术,又能明显改善患者排便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小儿肛瘘较常见 ,男女区别较大 ,处理方法也不同。1990— 2 0 0 1年我们采用瘘管内翻结扎法治疗女性后天性直肠前庭瘘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女性 ,年龄 8个月~ 3.5岁 ,平均 1.5岁。发病时间 2个月~ 1岁。均为直肠前庭瘘 ,外口位于舟状窝和前庭瘘 ,内口位于齿状线上 1.0~ 1.3cm之间 ,瘘管直径 <0 .5cm ,长 1.0~ 1.2cm。1.2 手术方法 环形切开舟状窝瘘口处粘膜 ,小纹式钳游离粘膜管。瘘管周粘膜等分 3点缝 3根 4号丝线做牵引以利操作。提起牵引线 ,游离瘘管至直肠端。如游离瘘…  相似文献   
109.
高位肛瘘是指位于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上的肛瘘。手术治疗仍是治愈高位肛瘘的最有效方法[1],因手术要牵涉到肛门的核心结构"肛直环",手术中过度损伤肛直环会导致不可逆的肛门损伤及造成患者一系列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本文系统性地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经验,主要分为括约肌保留术式和括约肌切断术式两大方向[2],分别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为临床提供多方法对比治疗,并为今后进一步论述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肛门括约肌重建手术方法,应用带蒂臀大肌瓣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原位代肛门括约肌术。臀大肌血供丰富,手术简易,与提肛肌有协同收缩作用,便于操作。手术共施行15例,效果良好。本文对手术操作方法、排便功能、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