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4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6篇
临床医学   657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1079篇
综合类   1092篇
预防医学   26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85篇
  9篇
中国医学   75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修复前关节囊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采用手术修复前关节囊治疗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根据影像学评价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肘关节屈位0°~15°,伸位130°~145°,平均活动范围为115°,旋前60°~90°,旋后40°~70°,平均旋转范围120°。术后无骨折块移位、内固定失效、锁定接骨板螺钉松动或断裂、切口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例,良2例。 结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时修复前关节囊,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及早配合正规的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68/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54/70)。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铰链外固定架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患者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配合铰链外固定架固定。观察术前、术后病情及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6~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活动时均无疼痛,Mayo评分优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对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肘关节松解,配合铰链外固定架固定能有效恢复肘关节稳定,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现代医院》2015,(7):90-91
目的探讨应用无抵抗重力试验对僵硬膝患者关节置换(TKA)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2014年1月,对8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1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主要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功能锻炼目标和计划,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5±8.6,7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5±8.4分提高到70.5±7.3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18.5±5.5°提高到78.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对僵硬膝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锻炼,安全有效,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冠状动脉僵硬性病变的切割球囊术后即刻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技术切割球囊对僵硬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效果。方法  33例病人经应用耐高压球囊高压扩张后 ,对不能扩张的僵硬病变换用切割球囊扩张后 ,对比其扩张结果。结果 切割球囊扩张僵硬性病变的总成功率达 87 9%。当耐高压球囊不能扩开病灶或效果不佳时 ,换用切割球囊 ,应用切割球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小血管内径 2 4 7± 0 5 4mm ,基线血管内径狭窄率 16 %± 15 % )。结论 切割球囊应用较低的压力和较小的扩张时间也可以用于硬性病变或某种程度的钙化病变 ,得到了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且非常安全 (无心脏事件发生 )。  相似文献   
107.
临床上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主要因交通意外、滑倒、扭伤等造成,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对于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情况,严重可发生局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疼痛等情况,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类型多样,常采取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现对比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43例给予电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1%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更优,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者中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扩大肘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9.
肱骨远端冠状面的剪切骨折主要累及肱骨小头及滑车,是一类特殊的肘关节损伤[1],致伤机制是当上肢处于外展伸直位时摔伤,桡骨头的垂直剪切暴力作用于肱骨小头,导致肱骨小头的冠状面剪切骨折,伴或不伴有肱骨滑车的骨折[2].随着对此类骨折认识的深入,发现创伤越严重,此类骨折越容易累及肱骨远端外髁,并导致外髁后外侧壁的粉碎.单独的肱骨小头骨折并不常见,80%的病例累及部分滑车,伴随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达60%[3].对伴有后外侧壁粉碎的肱骨小头骨折固定难度大,通常的外侧钢板或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方式无法达到坚强内固定的要求.对于此类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医院创伤骨科应用微型钢板重建后外侧壁的支撑,并在肱骨小头前侧附加微型钢板对其进行抗滑钢板固定,形成了坚强的"三明治样"夹心内固定方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2月应用该内固定方法治疗Dubberley 3B型后外侧粉碎的肱骨小头—滑车骨折22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通过解剖研究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等长重建的最佳定位点。 方法  8具成人尸体完整肘关节标本,在尺侧副韧带前束上、下止点区域分别取各3个定位点,两两配对后分别测量上、下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各个角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肘关节旋转中心至冠突下方尺骨粗隆最高点的距离变化与其他各组相比最小 (P<0.0001)。上止点定位于肘关节旋转中心时距离变化最小,与其它两个上定位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1)。 结论 等长重建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的最佳定位点位于肘关节旋转中心点到冠突下方尺骨粗隆最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