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9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920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7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003篇
内科学   701篇
皮肤病学   24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2811篇
预防医学   1257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1864篇
  1篇
中国医学   3345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监测本院近3年来,骨科各类感染性伤口分泌物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对本院骨科伤口感染的各类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用API鉴定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均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操作及结果判断均按NCCLS标准执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占22.2%和77.8%;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CON)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4.3%和75.0%,耐药率监测表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株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远远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株,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VRS)株。结论由MRS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首选万古霉素治疗,发现MRS株实验室要根据NCCLS的有关规定修订药敏报告并且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92.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登革热的病原体.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将登革病毒分为1、2、3、4 四个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dengue virus infect,DVI)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e fever,DHF),后者死亡率较高.登革热是一种热带传染病,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其传染性仅次于艾滋病和非典.177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命名为登革热.  相似文献   
993.
探讨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培养与耐药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在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36例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男性尿道拭子和女性宫颈口拭子,做支原体培养及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6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例数为131例,总阳性率为55.5%(131/236)。其中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阳性者129例,阳性率为54.7%(129/236);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Ylh)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10.6%(25/23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25例Mh感染者中,有23例为与Uu混合感染,占Mh感染的92.0%(23/25)。131例支原体阳性标本对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显示:敏感性最高的是美满霉素,其敏感率为81.7%,耐药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素,耐药率均为68.7%。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患者Uu的感染率明显高于Mh。Mh多以与Uu混合感染形式存在。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是临床诊断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方法,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联合作用,对泌尿系34株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体外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断联合抑菌效应。结果:两药联用后,55.88%的菌株MIC值降低一个稀释倍数。FIC表明:相加、协同、无关作用分别占52.94%、5.88%、41.18%;无拮抗作用发生。结论: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联合作用于葡萄球菌以相加作用为主,无关作用次之,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侵袭性赛多孢霉属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例赛多孢霉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赛多孢霉属感染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检出尖端赛多孢霉6株,波氏赛多孢霉1株,多育赛多孢霉1株。外伤、环境暴露和免疫力降低是赛多孢霉属感染的常见诱发因素。标本直接镜检均查见有隔菌丝,阳性率100%。菌落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侵袭力强,菌落形态多样,呈白色羊绒状至黑酵母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从菌落中心开始颜色逐渐变深,结合镜下形态可进行菌属的快速鉴别。结论侵袭性赛多孢霉属感染病程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以尖端赛多孢霉感染最多见。应加强对赛多孢霉属感染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探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半自动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银线草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D-NMR、紫外(UV)光谱、质谱(MS)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银线草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合欢素(1)、千层纸素A(2)、7 E-3,4-二氧甲基苯并[2-苯基-胸苷](3)、落叶松脂素(4)、9α-羟基紫菀内酯(5)、银线草醇B(6)、金粟兰素C(7)、白术内酯Ⅲ(8)、白术内酯Ⅱ(9)。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在金粟兰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7.
报道了广西被子植物3个新记录属木犀科(Oleaceae)的胶核木属(Myxopyrum Bl.)、茶茱萸科(Icacinaceae)的麻核藤属(Natsiatopsis Kurz)、菊科(Compositae)的羽叶菊属[Nemosenecio(Kitam)B.Nord]。相应的新记录种为胶核藤Myxopyrum pierrei Gagnepain、麻核藤Natsiatopsis thunbergiifolia Kurz、茄状羽叶菊Nemosenecio solenoides(Dunn)B.Nord.,凭证标本均保存于广西中药材标本馆(GXMG)。  相似文献   
998.
北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目前,对北柴胡及同属植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已取得较多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柴胡品种只有北柴胡和南柴胡。就目前柴胡市场而言,南柴胡产量较低,北柴胡种植范围较小,而野生资源枯竭,使得柴胡产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一些产量较高的其他柴胡品种被当做替代品使用。虽然人工种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柴胡的供给需求,但其有效成分的量受产地、种质、栽培技术等影响较大,也会导致质量稳定性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对近年来北柴胡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今后柴胡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工作重点,为阐明柴胡属植物作为药材使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石斛是我国传统常用贵细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巨大,在野生资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已经成功完成了野生变家种,为市场供应了大量的药材。但是,在种植技术发展的同时,一直存在着种质混乱、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导致药材品质差异大,难以满足用药需求。明确基原及使用品种、规范栽培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汇总已有成熟技术及研究结果、梳理主要的石斛属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体系(包括选址、良种繁育、科学种植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为指导石斛属药用植物种植、生产优质石斛药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P.K.Hsiao)植物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东亚大陆特有,主要分布在中国,多具有传统药用价值。为更好地发掘其药用潜力,对该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药用亲缘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化学和分子水平上,人字果属和扁果草属(Isopyrum L.)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该属仅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鉴定出了12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氰类、内酯等,其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纵肋人字果系,提示该系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在演化程度上比人字果系更高;人字果属中发现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与耳状人字果治疗癫痫的传统应用相关。对人字果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对该属植物药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