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72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3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苗佳颖  陆伟 《药学进展》2022,46(2):84-92
核酸疫苗相较传统疫苗,能诱导更加全面、持久的免疫应答反应,且易于快速生产。其中,mRNA疫苗抗原设计精确,耐受性良好,免疫应答强烈,表达机制比DNA疫苗更为安全和简单,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mRNA疫苗稳定性较差,且难以穿过细胞膜,设计能够保护mRNA疫苗并将其运送到靶细胞发挥作用的递送系统至关重要。综述目前应用于mRNA疫苗体内递送的脂质、聚合物、肽类及其他非病毒载体和(或)递送系统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注射用头孢硫脒中聚合物杂质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方法专属性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凝胶G10系统、高效凝胶色谱系统以及柱切换液质联用系统对11个厂家的注射用头孢硫脒中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葡聚糖凝胶G10系统并未检出聚合物,高效凝胶色谱系统可检出聚合物,采用柱切换液质联用方法对高效凝胶色谱系...  相似文献   
993.
唐俊彦  王飞  李曹龙 《药学进展》2019,43(6):446-458
近年来,电化学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学中的应用愈为广泛,涉及药品质量控制、药物代谢研究、毒害物质检测等众多领域,其中离不开大量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问世与发展。将化学、生物功能材料作为电极传感器的修饰材料,可更好地发挥电化学分析法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选择性好等优势,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完成原位、在线、实时、动态等复杂分析任务,获取更多的生理生化信息。从无机纳米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酶、DNA这4个方面对电化学传感器在药物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简单评述了药物电分析化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Bru)双层聚合物可溶性微针,并考察其在不同载药方式下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方法:以微针揭膜难易程度、阵列完整性、气泡量、针型、针尖硬度、背衬韧性等为考察指标分别筛选微针的针尖材料和背衬材料,并以微针形态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溶胀方法和干燥方法,然后采用两步法制备双层聚合物可溶性微针,并进行表征和安全性评价。通过Franz扩散池法考察针尖载药、背衬载药、全载药Bru双层聚合物可溶性微针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绘制体外透皮曲线并计算累积渗透量(Q)和累积渗透率。结果:优选的双层聚合物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工艺为以硫酸软骨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1∶1,m/m)作为针尖材料,15%聚乙烯醇作为背衬材料,在4℃冰箱静置1 h进行基质溶胀,干燥器室温干燥24 h。所制微针阵列完整,机械性能良好,能成功刺穿铝箔和大鼠皮肤,微针处理后皮肤在6 h内即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体外透皮试验结果显示,微针递药可大大提高Bru的经皮累积渗透量,针尖材料可在10 min内溶解并释放药物;针尖载药微针在8 h内基本释放完全,Q8 h为102.185μg/cm2,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替唑钠及其注射剂中的聚合物杂质,并采用二维液质联用法对聚合物杂质的结构进行推断。方法采用TSK-Gel 2000SWXL凝胶色谱柱(7.8mm×300mm, 5μm),0.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0.005mol/L磷酸氢二钠-0.005mol/L磷酸二氢钠(61:39)]-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二维色谱采用Waters HSS T3(100mm×2.1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主成分前后共分离得到6个杂质峰;头孢替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mL(r=1.0000),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015和0.05μg/mL,重复性试验各杂质含量的RSD均在合理范围内(n=6);采用LC-MS推定了3个聚合物类杂质的结构。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好,适用于头孢替唑钠及其制剂中聚合物杂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6.
胡昌勤 《中国新药杂志》2020,(11):1231-1244
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是当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杂质谱控制的最薄弱环节。控制聚合物杂质源于人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关注。伴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聚合物结构和聚合机制等研究的深入,人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聚合物的控制理念也逐渐成熟。采用专属的RP-HPLC方法,利用聚合物谱(polymer profile)评价生产工艺;同时,利用指针性聚合物控制聚合物的总量和工艺的稳定性,是控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聚合物的理想方案。利用强制聚合样品,通过二维色谱-MS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建立RP-HPLC聚合物谱分析方法,从技术上解决了聚合物谱控制的难题。但如何确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聚合物的质控限度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聚合胆汁酸螯合剂(polymeric bile acid sequestrant,PBAS)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聚合物通常是带正电荷的非吸收性树脂,能选择性地结合并从胃肠道除去胆汁酸,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不同类型的聚合物的胆汁酸螯合机制不同,本文综述并讨论了含有季铵基团的两亲性聚合物、环糊精及聚β-环糊精和分子印迹聚合物3类不同PBAS的合成路径、体外胆汁酸结合活性以及体内降脂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PBAS的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8.
赵恒芳  苏化  宋瑛  徐俊荣  庄坤 《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472-1474,1481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比要素饮食(ED)与聚合物饮食(PD)的治疗效果,探讨肠内营养(EN)在克罗恩病(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西安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CD的患者,依据活动性评分(CDAI)150分、肠道症状及CRP异常等将患者随机分入ED组和PD组,两组患者除氮源不同外,余营养成分及治疗方法均相同,以CDAI150分或较基础值降低至少100分、肠道症状消失、CRP正常为临床缓解,观察CD患者0、2、4、6、8周的病情变化。结果共56例CD患者入组,其中ED组26例,PD组30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EN治疗后,共45例(80.4%)CD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其中ED组22例(84.6%),PD组23例(7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治疗后ED组、PD组营养状况均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CD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要素饮食与聚合物饮食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TA)在直接盖髓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露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MTA盖髓,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盖髓。结果:观察组盖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MTA为较为理想的直接盖髓材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再狭窄率,但有研究表明,药物洗脱支架表面的聚合物会引发炎症和过敏反应,导致血栓形成[1]。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是国内首例无聚合物微盲孔药物支架,本次研究通过比较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与火鸟支架植入案例,随访研究无聚合物微盲孔紫杉醇药物支架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