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1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457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174篇
临床医学   463篇
内科学   291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2313篇
预防医学   676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794篇
  8篇
中国医学   3551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心草 H gmenatotna nana Ruper为伞型科薄果芹属植物的矮薄果芹地上全草部分 ,生长于海拔2 5 0 0~ 45 0 0 m的高山阴坡 ,为民间中草药 ,用来防治肝炎 ,冠心病 ,神经性头痛 ,高血压 ,暑热 ,高山型头痛 ,各种高山反应及治疗胆、肾结石等 ,但对心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未见报道。为发掘我区民族医药 ,本文对心草的根 ,茎 ,花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1~ 5] 。1 仪器与药品心草采于新疆喀什库尔干县 ,植物样品经喀什地区维吾尔医院鉴定为心草。黄酮苷标准品为芸香苷 ( rutin)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试剂为分析纯。 UV-…  相似文献   
102.
对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珠子草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戟科植物珠子草(Phyllanthus mirurn Linn)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徒手切片、粉末装片、组织解离和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叶片气孔轴式、栅栏组织的排列、细胞内容物、茎中木纤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鉴别特征。所含成分有黄酮类、鞣质类、木质素类等。结论:此方法简便、精确,可作为珠子草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复方竹叶草脂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竹叶草脂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用复方竹叶草脂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30例,并与20例单独应用复方竹叶草脂治疗尖锐湿疣作比,对比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9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的复发率为0.0%,对照组为2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竹叶草脂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能提高治全貌,减少复发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实体瘤的抑瘤功效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H22实体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古草生机汤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7 d,计算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指数,小鼠实体瘤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和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Fas、Fas配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小鼠瘤组织中Bax和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古草生机汤有促进H22荷瘤小鼠体质量增长、抑制体内实体瘤增长和促进肿瘤凋亡坏死的作用,可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同时降低脾脏指数,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2的含量并降低Fas、Fas配体、AST、ALT的含量(均P<0.01),能够上调小鼠瘤组织中Bax mRNA的表达并下调Bcl-2mRNA的表达。结论:古草生机汤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肝肿瘤药效,在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评价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的质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对19批人工栽培和市售半枝莲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半枝莲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半枝莲药材的共有模式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半枝莲药材的相似度为0.817~0.989,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5%~0.850%、0.010%~0.180%、0.00034%~0.07400%、0.0019%~0.0690%;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96.268%的4个主成分(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以它们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可对半枝莲药材质量进行排序。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可全面综合评价半枝莲质量。此方法的建立为半枝莲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了了分析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7.
吴浩  黄蓓蓓  贾志鑫  刘洁  陈奕君  肖红斌 《中草药》2023,54(5):1377-1385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阐明紫菀Aster tataricus中润肠通便作用的效应成分。方法 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分析体内肠道内容物的成分,再利用SYBYL-X 2.0与Discovery Studio 4.0分子对接软件研究肠道内容物成分与M2受体、M3受体、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的相互作用,明确各成分与靶标蛋白的结合强度。结果 体内肠道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8个紫菀中的化学成分,有10个成分均可与M2受体、M3受体及PKC蛋白分子对接较好,其中astin J与3种靶标蛋白结合的平均打分值最高,这些成分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产生氢键、范德华力、经典作用力等相互作用。结论 紫菀中的astin J、asterin F、asterin A、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共10个成分可能是通过调节M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KC蛋白的表达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采用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UPLC-MS/MS测定多黄酮成分含量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陈皮质量,为其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DAD指纹图谱检测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6个产区,49个不同批次陈皮药材(S1~S49)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确认,结合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采用UPLC-MS/MS法建立了8个黄酮类成分柚皮素、柚皮苷、木犀草苷、川陈皮素、橙皮素、橙皮苷、橘皮素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对60批7个产地陈皮药材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49批不同产地陈皮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64~0.999,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HCA分析49批陈皮明显分为4类;PCA得到5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748%;OPLS-DA表明8、7、10和11号峰可能是影响陈皮药材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陈皮中黄酮类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广东新会以川陈皮素和橘皮素为主要标志成分,四川荷花池以木犀草苷为差异性成分,江西樟树以柚皮素和柚皮苷为差异性成分,广西玉林则以橙皮素、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为主,重庆云阳以川陈皮素和橙皮苷为主。结论 建立了稳定性强的不同产地陈皮HPLC指纹图谱和8个黄酮类UPLC-MS/MS定量测定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可用于陈皮药材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及体内验证,探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鸦胆子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靶点以及结直肠癌相关的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出鸦胆子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成分-疾病的交集靶点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预测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鸦胆子活性成分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结果 在满足筛选条件的15个成分中共筛出鸦胆子苦醇、木犀草素、鸦胆子苷B、β-谷甾醇4个鸦胆子生物活性成分及32个鸦胆子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靶点,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鸦胆子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0.
王冰倩  周瑾欣  魏星  于生  张丽  吴啟南  单鸣秋 《中草药》2023,54(17):5541-5549
目的 通过超声辅助大孔树脂对荆芥穗Schizonepetae Spica水提物中总黄酮和总酚类化合物进行富集并对比处理前后化合物含量及活性变化。方法 从7种不同类型树脂中筛选超声辅助最佳树脂型号,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下,对超声温度、功率、上样质量浓度及解吸溶剂百分比等影响因素进行工艺优化。测定了优化处理前后各成分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 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表明,荆芥穗总黄酮适用于Langmuir模型,且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熵增,总酚则为自发放热熵减并适用于Freundlich模型,据此不同的吸附机制优化了2类成分同时富集的最佳工艺,在超声辅助AB-8大孔树脂,温度25 ℃、时间2.5 h,功率150 W,上样质量浓度0.1 g/mL,70%乙醇解吸附的过程下,荆芥穗水提物中总黄酮和总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2~3倍,其单体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和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均显著增加。结论 超声辅助大孔树脂技术为荆芥穗总黄酮和总酚类成分的有效可行富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