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3篇
  免费   756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0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50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32篇
内科学   201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785篇
综合类   5932篇
预防医学   7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90篇
  26篇
中国医学   1593篇
肿瘤学   147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783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256篇
  2009年   1315篇
  2008年   1404篇
  2007年   1312篇
  2006年   1431篇
  2005年   1289篇
  2004年   1068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803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514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是近年临床上争议的热点,也有其发展的过程。前腹腔镜时代直肠癌手术更多的是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或不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一般不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253组),近年随着手术越来越规范,更多的强调行253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手术方便多行IMA根部离断,不保留LCA,同时带来一系列临床问题的探讨,又提出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本文列举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要求、关键技术、以及临床意义,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保留左结肠动脉一定要在根治的前提下,在腹腔镜下更易做好,该术式改进有很多优点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鉴于结直肠癌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大诱因,Ravichandran K、Velmurugan B、Gu M等人首次在活体内对水飞蓟宾对氧化偶氮甲烷(AOM)所致结肠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OM能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提高Cip1/p21水平表达,同时降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提高细胞凋亡的半胱氨  相似文献   
993.
自 1994~ 1997年 ,我院对 14例左半结肠的急症病例应用术中结肠灌洗Ⅰ期结肠切除吻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并与同期 16例在急症情况下未经术中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的病例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灌洗组有一定的优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应用Ⅰ期手术方法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所致肠梗阻的急症病人 30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结肠灌洗分为两组 :A组为灌洗组 14例 ,术中予以结肠灌洗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6 2 5岁。B组为对照组 16例 ,术中不予结肠灌洗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 6 1岁。腹痛、腹胀及不同程度的肠梗阻为A、…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了解横结肠代食管术治疗小儿食管严重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72年11月-2008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的46例食管严重化学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经胸骨后隧道顺蠕动方向间植横结肠的方法重建食管,其中行颈食管-横结肠吻合32例、咽-横结肠吻合14例.结果 46例患儿术后无一例死亡,其中7例出现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呼吸困难1例.均经再次处理后痊愈.39例患儿随访1~26年,生长、发育、进食情况与同龄儿童无异.结论 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横结肠顺蠕动方向、经胸骨后径路作结肠与下咽或颈食管吻合术,是治疗小儿食管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内源性激动剂Ghrelin对糖尿病小鼠结肠动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炭末推进实验测定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结肠推进率,分析Ghrelin、阿托品、L-NAME和D-lys3-GHRP-6对糖尿病小鼠结肠转运的影响,并观察Ghrelin和河豚毒素(TTX)在体外对糖尿病小鼠近端环形平滑肌条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小鼠的结肠推进率为(34.70±1.42)%,正常小鼠的结肠推进率为(39.70±1.7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注射剂量为50、100、200μg/kg时糖尿病小鼠结肠推进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40.10±1.23)%、45.30±2.32)%、56.40±2.81)%,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而阿托品、((L-NAME和D-lys3-GHRP-6均能抑制Ghrelin增加糖尿病小鼠结肠推进率的效应。在体外,Ghrelin浓度在0.1、1和10μmol/L时均可显著增加肌条的自发收缩幅度,分别增加至不加药情况下的(1.12±0.04)、1.23±0.03)和(1.35±0.04)倍,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能阻断该效应。结论:Ghrelin(TTX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的结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肌间神经丛系统的硝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上的受体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比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注射缓泻-增强对比剂后延迟PET/CT这两种方法在探测结肠病变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根据审查委员会颁布的指南,所有病人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本前瞻性实验收集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共847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CT结肠造影(CTC)后处理方法对结肠病变检出的有效性,并总结了结肠CTC检查后处理的最优化程序.方法 分别应用多平面重建、表面重建、透明重建、仿真内窥镜和管腔展开等后处理方法,对42例经电子结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病变患者的结肠充气CTC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共检出22枚息肉,28例结肠癌(2例肠壁局限性增厚,26例共28个肿块)和8例结肠炎性病变.对3种类型病变的检出率,多平面重建分别为81.8%、100%和100%;仿真内窥镜分别为100%、100%和87.5%;表面重建分别为36.4%、92.9%和62.5%;透明重建分别为45.5%、92.9%和62.5%.管腔展开技术对所检病变的显示率达100%.结论 采用优化程序对CTC数据进行后处理并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可提高CTC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8.
<正>结肠透析(灌洗结肠疗法)是利用结肠黏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弥散和超滤原理清除体内潴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并将这些物质随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要的物质,该疗法同时进行全结肠的灌洗,这样较彻底的清洗了结肠内的粪便及排泄物,减少了结肠黏膜对肠内有毒物的重吸收,减轻了肾脏的负担。因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副反应小,可以作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疗法的一种补充,在慢性肾衰竭中晚期的治疗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分析经尾侧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1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观察组(采用尾侧入路,n=42)与对照组(采用中间入路,n=39)。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系膜上静脉出血例数、中转开腹比例、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系膜上静脉出血例数、中转开腹、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术后并发症。结论:与中间入路相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采用尾侧入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00.
小儿结肠造手术操作并非复杂,但为方便二期手术,造口指征和造口位置选择十分重要。本文总结我院110例经验,主张对不能行根治术的巨结肠患儿选择右横结肠造口;对中高位无肛患儿摒去一期肛门成形术,均先行结肠造口。中间位者可选择乙状结肠造口,高位者则行横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