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90篇
  免费   4320篇
  国内免费   2955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660篇
妇产科学   360篇
基础医学   4903篇
口腔科学   572篇
临床医学   5671篇
内科学   5530篇
皮肤病学   648篇
神经病学   1080篇
特种医学   10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929篇
综合类   15264篇
预防医学   4987篇
眼科学   393篇
药学   7492篇
  71篇
中国医学   5131篇
肿瘤学   2990篇
  2024年   651篇
  2023年   2155篇
  2022年   1787篇
  2021年   2143篇
  2020年   1794篇
  2019年   2103篇
  2018年   1249篇
  2017年   1902篇
  2016年   2066篇
  2015年   2231篇
  2014年   2727篇
  2013年   2729篇
  2012年   3594篇
  2011年   4254篇
  2010年   4685篇
  2009年   3571篇
  2008年   2555篇
  2007年   2320篇
  2006年   2112篇
  2005年   2271篇
  2004年   1713篇
  2003年   1554篇
  2002年   1282篇
  2001年   1151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619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调节性CD4+T细胞在大鼠自发肝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在肝移植的自发耐受模型中,调节性CD4^+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近交系大鼠从Lewis(LEW)到Wistar Furth(WF)的肝移植组合,对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注射抗CD4的单克隆抗体(Anti-CD4mAb),然后抽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试验了解宿主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结果 对肝移植自然生存的宿主注射Afiti—CD4mAb后,术后第21天、42天均能够诱导出肝损害(排斥反应),但第56天、100天以上的则未能诱导出来,且该损害能被抗CD8单克隆抗体阻断。另外CTL试验显示宿主的脾细胞中,初始型CTL前体细胞在移植56d后未能检测出来。结论 在自发性肝耐受模型中。宿主术后早期存在由CD4^+T细胞介导的下调原始效应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2.
轮状病毒全长VP4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P4是轮状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刺状突起位于病毒的外壳上。蛋白含量仅占病毒蛋白总量的1.5%。前期研究表明,用VP4或其片段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诱导同源或异源保护反应。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轮状病毒SA11株的外壳蛋白VP4,并测定了该纯化产物免疫豚鼠后的中和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2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7次血清T2、T4值的检测,并与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T3、T4检测值比较.发现发病早期(5病日内)各型HFRS血清T3值均低于正常组,中型、童型患者T4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3、T4值,发热期出现降低,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下降最为明显,多尿期开始恢复,恢复期T3值接近正常,T4值反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对HFRB患者进行血清T3、T4的检测,对HFRS的早期分型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4.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纤维素。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SMAD4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突变,并探讨其对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癌组织中SMAD4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参数间采用,检验;应用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研究SMAD4基因所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果SMAD4基因在83例散发性结肠癌的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突变,平均突变率为10.8%。经Χ^2检验SMAD4基因突变率在肿瘤的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率为62.71%,其中发生突变的9例均存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论SMAD4基因的突变可能介导了散发性结直肠癌后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6.
77.
据Medscape.com 12月15日报道(Additional reporting by Noelle Mennella and Ben Hirschler),一种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试验性疫苗的早期试验显示它使人体产生了良好的免疫反应,并且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78.
自从HIV开始流行以来,白介素.2-直处于对该病进行免疫治疗的前沿,早在1983年内源性白介素.2的Ⅰ期研究就已开展。这种尝试的重要依据就是相继观察到某些功能上的缺陷即HIV-1感染患的CD4+T细胞中对抗原和丝分裂素增殖反应的降低,而这些缺陷是与白介素.2产量的降低相关的,反之分泌白介素.2的CD4+T细胞其完整性是与良好的临床转归相关的。白介素.2随机试验多以5天一周期作为起始引导方案,每8周进行一次,共进行3-6个周期。随后,大多数接受治疗患仅需要少数几个周期即可维持CD4+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5岁,诊断高血压病6年、糖尿病4年,坚持口服药治疗,病情稳定。于2008年8月常规查体时发现CA72—4明显升高达335.18U/ml,其余各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均正常,既往未发现如此升高现象。因患者无明显其他表现,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JD)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5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HJD组。模型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MPTP 30 mg/kg,连续5 d,制备PD模型;HJD组小鼠每天灌胃HJD 17.55 g/kg(生药量),连续15 d。应用爬杆、悬挂和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肢体运动功能;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法检测小鼠脑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HJD对小鼠肢体运动功能的减退和脑神经组织的代谢异常有不同程度的调节和改善作用。结论 HJD对MPTP所致帕金森小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