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90篇
  免费   4320篇
  国内免费   2955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660篇
妇产科学   360篇
基础医学   4903篇
口腔科学   572篇
临床医学   5671篇
内科学   5530篇
皮肤病学   648篇
神经病学   1080篇
特种医学   10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929篇
综合类   15264篇
预防医学   4987篇
眼科学   393篇
药学   7492篇
  71篇
中国医学   5131篇
肿瘤学   2990篇
  2024年   651篇
  2023年   2155篇
  2022年   1787篇
  2021年   2143篇
  2020年   1794篇
  2019年   2103篇
  2018年   1249篇
  2017年   1902篇
  2016年   2066篇
  2015年   2231篇
  2014年   2727篇
  2013年   2729篇
  2012年   3594篇
  2011年   4254篇
  2010年   4685篇
  2009年   3571篇
  2008年   2555篇
  2007年   2320篇
  2006年   2112篇
  2005年   2271篇
  2004年   1713篇
  2003年   1554篇
  2002年   1282篇
  2001年   1151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619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包括:FIB-4,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platelet,PLT,hepatitis B,fibrosis,cirrhosis;中文检索词包括: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小板、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查找关于FIB-4诊断乙型肝炎纤维化分期的文献,查找时间自建库至2015年2月。结果 27个研究8363例肝明显纤维化和15个研究2914例肝硬化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明显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值比(OR)[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70(0.68~0.71)、0.70(0.69~0.72),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的OR(95%CI)分别为0.79(0.75~0.82)、0.72,推荐的诊断界值为1.45~1.62,灵敏度和特异度的OR(95%CI)分别为0.67(0.65~0.68)、0.71(0.69~0.72),AUC和Q*指数分别为0.76(0.72~0.80)、0.71;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77~0.83)、0.81(0.80~0.83),AUC和Q*指数分别为0.88(0.85~0.91)、0.82,推荐的诊断界值为2.20~3.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6(0.51~0.61)、0.87(0.85~0.89),AUC和Q*指数分别为0.92(0.89~0.94)、0.85。漏斗图及Egg's、Bgg's检验显示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FIB-4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非常高,但对肝明显纤维化诊断价值仅为中等,因此在肝明显纤维化诊断过程中应联合其他指标增强诊断准确性,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2.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通过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表现出很好的临床活性,它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进程从而选择性地阻滞肿瘤细胞生长,能够显著延长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长期使用存在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的问题。CDK4/6抑制剂的耐药机制是多因素的,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基因缺失、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以及CDKs过表达等,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仍处于不断发展中。有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在细胞间转运一系列蛋白质、DNA和RNA组分,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可能与肿瘤的预测、诊断及耐药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文就外泌体相关基因表达与乳腺癌CDK4/6抑制剂耐药的相互联系进行综述,讨论以此靶点进行乳腺癌诊疗及抗CDK4/6抑制剂耐药的可能性,为改善乳腺癌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lncRNA RP11-86H7.1在川崎病(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筛选KD特异相关的循环lncRNA,分KD治疗前患儿组、KD治疗后患儿组、普通发热患儿组及健康儿童组,采用qPCR检测各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与KD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表达水平对KD的诊断效能。结果:KD急性患儿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量高于各对照组(P<0.05);年龄和性别比例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发现lncRNA RP11-86H7.1在KD急性期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D恢复期、健康儿童及发热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ncRNA RP11-86H7.1在KD患者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KD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图像颜色参数特征,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诊、面诊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的Smart TCM-1型中医舌面一体仪,采集高血压患者舌面诊图像,提取特征参数,分析健康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舌面颜色参数特征。结果 ①在舌色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值、B值、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非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B值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S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大(P < 0.05);H型高血压组舌尖部R、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在舌苔各项参数中,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舌中V值、舌右V值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1);H型高血压组舌中H值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右侧舌苔S值明显大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②H型高血压组面色参数鼻G值、下颌G值、口唇R值、口唇V值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 0.05);非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H值、下颌H值、整体H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 < 0.05);H型高血压组前额H值、目眶G值、目眶H值、脸颊H值、鼻G值、鼻H值、下颌R值、下颌G值、下颌H值、下颌V值、口唇R值、口唇G值、口唇V值、整体R值、整体G值、整体H值、整体V值均明显小于非H型高血压组(P < 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苔色偏黄,以舌中部为主,且舌右侧黄苔积聚较明显;H型高血压患者面色为黄中带红,口唇、下颌部更为晦暗。H型高血压患者的舌、面诊特征参数的变化,与高血压病阳亢湿盛病机相符。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氯沙坦钾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XR-ODSⅡ色谱柱(2.0 mm×150 mm,2.2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甲醇(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为40℃,采用ESI离子化-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检测,碰撞电压分别为-11,-13和-13 V,碰撞气氩气270 kPa,NMBA的离子对分别为m/z 147.15→117.10,147.15→87.10和147.15→44.10。结果该方法中NMBA在1~1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1.10%,n=6和n=18),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4.40%~98.04%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可快速有效的对氯沙坦钾原料药中NMBA进行限度检查并实现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8.
3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40.
目的使用2×4技术对13例替牙期前牙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4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模型,照片、头颅侧位片和全景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矫治疗程4~24周.矫治完成后所有病例均解除反覆(牙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建立中性或偏近中的磨牙关系.结论在替牙期应用2×4技术矫正前牙的错(牙合)畸形,可以多方向控制牙齿的移动,不仅疗程短,而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