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5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97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57篇
口腔科学   589篇
临床医学   991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科学   558篇
综合类   2301篇
预防医学   631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622篇
  13篇
中国医学   693篇
肿瘤学   367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纳米碳酸钙固体分散体,以期提高齐墩果酸的溶出度。方法?以纳米级碳酸钙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采用扫描电镜分析(SEM)、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表征,并对其体外溶出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分析显示齐墩果酸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形态存在,体外溶出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纳米碳酸钙(1∶2,w/w)60?min的累积溶出度达到83.30%,显著高于齐墩果酸原料药。结论?将纳米碳酸钙作为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载体,能显著提高齐墩果酸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72.
合成叶酸-白蛋白靶向材料,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蛋白包覆阳离子脂质纳米载体(BSA-cNLCs)和叶酸-白蛋白包覆阳离子脂质纳米载体(FA-BSA-cNLCs)。对两者粒径、外观、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细胞摄取、血液和肿瘤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BSA-cNLCs和FA-BSA-cNLCs粒径分别为81.4和79.8 nm,Zeta电位分别为+5.12和+3.74 mV,透射电镜照片表明两者均为圆整的类球形结构。两者紫杉醇包封率都大于97%,载药量在3.7%左右。体外细胞试验证实,高表达叶酸受体的SKOV3对FA-BSA-cNLCs的摄取显著高于BSA-cNLCs,说明FA-BSA-cNLCs对SKOV3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血液及肿瘤药代动力学显示两者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无明显差异,证实表面修饰叶酸不影响制剂的体内行为。药效学试验显示,BSA-cNLCs和FA-BSA-cNLCs抑瘤率分别为72.08%和80.75%。可见FA-BSA-cNLC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内外抗肿瘤疗效,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蓝在乳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经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乳腺癌93例随机分成3组,术前12-24小时分别给予按美蓝剂量0.5ml,1.0ml,1.5ml乳晕皮下注射(保乳手术者于肿瘤区皮下注射),统计3组乳腺癌患者经美蓝皮下注射后皮下组织染色面积及腋窝淋巴结染色数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制快速定量检测人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epsinogens Ⅰ,PGⅠ)试纸,并评价试纸性能.方法 以包裹有时间分辨荧光的纳米微球作为标记示踪物,运用免疫层析试纸技术,研制PG Ⅰ检测试纸;考察试纸的检测线性、灵敏度、精密度、与对比试剂的符合率.结果 试纸定量检测的线性良好,方程为Y=0.027 9+0.004 8X,r=0.997 8;灵敏度为0.27 μg/L;批内CV小于10%,批间CV11.03%;与市售PG Ⅰ试剂平行检测489份血清样本,有良好的相关性(YTRFIA =0.856 6Xstrip+7.545 6,R2 =0.989 1,P<0.01).结论 PG Ⅰ时间分辨荧光纳米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可定量,满足临床检测血清PG Ⅰ的需求.  相似文献   
75.
李军果  王全晖  史海江  宋宗昌  罗焱 《重庆医学》2017,(35):4901-4903,4907
目的 将一定比例的脱镁叶绿酸引入聚乙烯醇-硫辛酸聚合物中,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光热特性.方法 采用“一步法”合成聚乙烯醇-硫辛酸-脱镁叶绿酸(PLP)聚合物,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PLP纳米颗粒(PLPN)的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电镜下观察形态,分光光度法和热成像仪初步探索其体外荧光和光热特性;建立卵巢癌裸鼠模型,行初步的体内实验评价.结果 合成的PLP聚合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规则的球状纳米颗粒,电镜下呈紧密的球状结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分别为(22.92±9.00)nm、0.117±0.056和(-25.43±0.77)mV;PLPN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P<0.05),而近红外光照后温度明显高于SDS溶液(P<0.05);在荷瘤裸鼠模型中,PLPN可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近红外光激发后能明显提高肿瘤部位的温度,并能杀伤肿瘤细胞.结论 PLPN发射红色荧光,能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并行活体显像,且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光热转换特性,在体内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6.
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其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和功能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可以矿化肿瘤组织局部胶原纤维,防止肿瘤转移及侵袭,因此,在杀伤肿瘤细胞及预防肿瘤转移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其与肿瘤细胞及胶原纤维相互作用亦可增强肿瘤恶性潜能。本文对近年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其促肿瘤恶性潜能危险性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将纳米羟基磷灰用于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构建肿瘤微环境响应释放的可变形金纳米颗粒载药体系。方法 利用直径5、13nm两种尺寸的金纳米颗粒、pH敏感的三链体脱氧核糖核酸(triplex DNA)以及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DOX),通过冷冻法组装出载药聚集体结构并对该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表征。结果 所组装的聚集体中有75%的颗粒的粒径(直径)在50~80nm,大小适宜,易于被细胞内吞,可有效载带药物,在pH=4.5时,载药聚集体发生解体,89.6%的颗粒直径为18~32nm,释放出相较于中性条件下3倍浓度的DOX(P<0.01)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杀伤效果。结论 此可变形的金纳米载药聚集体结构成功的完成药物的载带与释放,达到了可控释药,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为新一代刺激响应型纳米载带系统地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CS-PAA-EPI磁性聚合物微球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壳聚糖、磁流体及表柔比星为原材料首次合成载表柔比星的磁性壳聚糖纳米微球,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CS-PAA-EPI磁性纳米微球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76.6%、凋亡率为55.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PAA-EPI磁性纳米微球可以有效地杀伤人膀胱癌T24细胞,其杀伤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引起。  相似文献   
79.
GC GRADIA DIRECT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切缘缺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璐  周天  王敏  孙华  牟婧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539-1540
目的:应用GC GRADIA DIRECT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切缘缺损观察病例的疗效。方法:将189颗切缘缺损牙齿应用GC GRADIA DIRECT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并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应用GC GRADIA DIRECT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切缘缺损成功率为97.88%。结论:GC GRADIA DIRECT光固化纳米混合型复合树脂模仿自然牙体散射和漫反射的光学原理,实现"隐形"修复(变色龙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高抗压强度,良好光泽度和抛光性,长期稳定性强等特点。因此GC GRADIA DIRECT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修复前牙各类牙体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anoHAP)在体内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bax/bcl-2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VX2肝荷瘤兔随机分成四组,通过肝动脉灌注NanoHAP溶胶、5-Fu以及5-Fu与NanoHAP的混合液,并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对肿瘤体积进行监测并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对肿瘤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noHAP溶胶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28.1%;5-Fu组抑瘤率达到43.7%,但动物表现出明显毒副作用;联合治疗组抑瘤率达到51.2%,而且毒副反应明显小于5-Fu组。NanoHAP组及联合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1.7%(5/12)、38.5%(5/13),较对照组72.7%(8/11)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率为50.0%(6/12)、61.5%(8/13),明显高于对照组127.3%(3/11)。结论 NanoHAP在体内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明显降低5-Fu的毒性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bax/bcl-2的表达加速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