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71篇
内科学   47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835篇
预防医学   26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80篇
  11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地黄寡糖抗糖尿病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医学对糖代谢的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已较明确,并正在走向深入。糖代谢是机体自稳机能(homoostasis)的一个重要方面,Besedovsky等(1977)以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为依据,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enctocrine-immuno-modulation,NIM)网络学说,这个学说的实质是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具有共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RD supermicropowder)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血糖、糖耐量、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探讨菩人丹的降糖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灌胃脂肪乳,辅以尾静脉快速iv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菩人丹低、中、高治疗组,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模型组,各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测定用药前、用药后2周、4周大鼠随机血糖和治疗4周末空腹血清胰岛素、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结果: 模型大鼠随机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较正常组上调,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菩人丹低,中,高剂量及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随机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P<0.05~0.01),菩人丹中、高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显著升高T2DM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P<0.05~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5~0.01)。 结论: 菩人丹超微粉可降低T2DM大鼠过高的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T2DM大鼠糖代谢。  相似文献   
153.
季聚良  陈大舜 《光明中医》2009,24(8):1461-1465
目的:通过滋阴益气熄风活血通络法观察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降糖舒络方高剂量组、降糖舒络方中剂量组、降糖舒络方低剂量组6组,采用STZ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以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血糖、体重、尿量、食量、饮水量为观察指标,以达美康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各组大鼠造模前饮水量、体重、食量、尿量、血糖均无明显改变(P>0.05);造模后各组大鼠的饮水量、体重、食量、尿量、血糖跟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结束后西药组和中药组血糖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而对于饮水量、食量、尿量的改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而且呈剂量依赖性.西药组对DM大鼠的体重及血糖影响优于中药组(P<0.01),中药各组对大鼠体重影响以中药大剂量组疗效占优(P<0.05),但是对血糖影响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滋阴益气熄风活血通络法不是通过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症状,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滋肾清肝降糖方(ZQJC)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代谢、蛋白酪氨酸磷酸1B(PTP1B)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ip 3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造T2DM模型,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Met,0.14 g·kg-1·d-1,ig)、滋肾清肝降糖方低剂量组(0.9 g·kg-1·d-1,ig)、滋肾清肝降糖方中剂量组(1.8 g·kg-1·d-1,ig)及滋肾清肝降糖方高剂量组(3.6 g·kg-1·d-1,ig)。检测药物干预2,4周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以及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SOD,MDA,FFA的水平及肝细胞匀浆中PTP1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FBG均升高(P0.01),PTP1B在肝中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ZQJC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BG,FFA和MDA的含量(P0.01,P0.05),升高血清SOD的活性(P0.05),ZQJC可降低PTP1B在肝中的表达。结论:滋肾清肝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抑制PTP1B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5.
运用PET技术研究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探讨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98例抑郁症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均接受头电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l)和双侧额旁1线(MS2);对照组48例,均口服氟西汀。治疗组中20例、对照组中6例抑郁症患在为期6周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PET检测。另有6例正常人接受自然状态下的PET检测,作为阴性对照。框取感兴趣脑区(ROI),将各脑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以半定量方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抑郁症患额叶、扣带回、尾核等脑区葡萄糖代谢与正常人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头电针治疗后,左右两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和左侧尾核葡萄糖代谢均有显升高;氟西汀治疗后,患左右两侧额叶、扣带回和尾核葡萄糖代谢都有显的升高。结论: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与其提高脑区葡萄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6.
针灸治疗糖尿病50年重大进展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谌剑飞  魏稼 《中国针灸》2001,21(5):315-318
将我国近50年来针灸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重大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从方法学、治疗学的若干原则以及对糖代谢、胰腺内分泌激素、胰岛素抵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主要并发症的作用影响作了系统评价,对新世纪本病治疗的展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7.
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课题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以18F-FDG为显影示踪剂,观察了针刺配合美多巴疗法对PD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与单纯美多巴治疗的PD患者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8.
HANS仪刺激百会穴对脑葡萄糖代谢影响的PE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仪)刺激百会穴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只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只,基础麻醉后注射显像剂^18F-FDG,32min后进行PET扫描;HANS组6只。基础麻醉后,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仪)以2/100Hz变频电刺激百会穴,25min后注射显像剂^18F-FDG,32 min后进行PET扫描。结果:HANS仪2/100Hz变频刺激百会穴使反应脑区葡萄糖代谢明显下降(P〈0.001)。结论:电刺激百会穴对脑代谢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比较电针头部穴位和肢体穴位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①电针百会和左侧曲鬓穴引起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但以左侧大脑为主;②电针右侧曲池、足三里等穴位,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旁中央小叶、额内侧回、双侧小脑、壳核等神经元细胞葡萄糖代谢发生了改变。结论针刺不同穴位均可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不同部位的穴位激活大脑不同的运动功能区。针剌的作用是综合调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0.
韩改玲  肖正大 《山东医药》2004,44(13):64-65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代谢作用,它在人体血液中的浓度为5~30μg/ml,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浓度降低。葡萄糖胰岛素钳夹实验发现,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作用的糖代谢呈正相关。脂联素基因在人类染色体上定位于3q27,这一位点恰恰是糖尿病的敏感位点。脂联素基因突变和低血浆脂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