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57篇
  免费   3336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耳鼻咽喉   375篇
儿科学   613篇
妇产科学   435篇
基础医学   2833篇
口腔科学   226篇
临床医学   11669篇
内科学   4692篇
皮肤病学   1004篇
神经病学   4572篇
特种医学   16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1篇
外科学   2612篇
综合类   21955篇
预防医学   14050篇
眼科学   405篇
药学   11008篇
  203篇
中国医学   7789篇
肿瘤学   712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495篇
  2022年   1897篇
  2021年   2017篇
  2020年   1783篇
  2019年   1506篇
  2018年   771篇
  2017年   1099篇
  2016年   1264篇
  2015年   1693篇
  2014年   3537篇
  2013年   3745篇
  2012年   4985篇
  2011年   5404篇
  2010年   4969篇
  2009年   5150篇
  2008年   7470篇
  2007年   6193篇
  2006年   5858篇
  2005年   6149篇
  2004年   3713篇
  2003年   3524篇
  2002年   2803篇
  2001年   1903篇
  2000年   1496篇
  1999年   996篇
  1998年   736篇
  1997年   839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724篇
  1994年   591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调查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6 1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1 241名(20.2%)中学生在过去12个月里有过自杀意念,250名(4.1%)在过去12个月里尝试自杀.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女性、不住校、独生子女、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情感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7,1.64,0.84,0.72,0.67,0.58,2.06,2.45,2.12,1.68,2.82,1.62);尝试自杀与女性、不住校、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躯体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52,2.25,0.52,0.49,0.47,1.79,2.17,1.97,1.94,3.14,1.66).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自杀意念较为普遍,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学生的自杀风险,以减少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儿童虐待(child abuse)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1],指对儿童有抚养义务、看管和操纵权利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伤害行为,分性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5种类型[2].据报道,美国儿童虐待的发生率高达53%[3];我国大学生儿童期虐待比例为47.1%,其中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所占比例较高[4].在中学生样本中虐待比例高达78%[5].可见,父母对孩子的虐待在我国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能与我国对儿童虐待的预防措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因此,需明确影响儿童虐待的风险因素,并使用更好的预测方式即累积风险视角来识别和预测儿童虐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3.
探讨大学生在焦虑状态下心率变化的特点,为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及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在校园招募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共收集有效样本245例,从中随机抽取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各53名,采集静息状态下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对照组时域指标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低频与高频功率比(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H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在频域指标VLF中,焦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指标在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重症手足口病是危及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易引发肺水肿、心力衰竭和脑膜炎等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为防止病情向危重症和极危重症发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10-01-2018-08-31收治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因素均衡可比的原则,在不同治疗方法中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6,P=0.028。观察组惊跳或抖动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6%,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结论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效果确切,能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5.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很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部位,严重程度多达中重度以上,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等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归纳了躯体化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抑郁焦虑情绪、述情障碍等;阐述了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现状。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躯体化症状的深入探索和针对性有效管理,亟需开展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综合管理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查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医疗保险类型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基本状况,探讨医疗保险类型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金牛区营门口社区医院及其附近的多家社区医院内24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医疗保险类型、社区服务需求现状及社区服务获取方式等相关内容。结果共发出调查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问卷回收率97.98%。公费医疗者对疾病的预后与康复知识需求(χ2=13.995,P=0.016)、个人饮食照护需求(χ2=32.397,P<0.001)、个人卫生照料需求(χ2=29.116,P<0.001)、能出行和乘用公共车辆需求(χ2=23.927,P<0.001)、训练日常生活技能需求(χ2=33.805,P<0.001)、家庭照料需求(χ2=13.769,P=0.017)及与家属如何相处需求(χ2=13.748,P=0.017)均较高。患者对互联网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9,P=0.025;其中自费者对互联网的需求要求最高,占6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医疗保险类型会影响其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9.96%(男性)和6.06%~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9.96%(男性)和6.10%~10.20%(女性)(P0.05)。结论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结局的累积性与关键期效应,为预防与干预逆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地区2所农村学校的710名青少年。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评估家庭逆境,《MacArthur健康与行为问卷》评价内化症状和外化症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逆境发生时间与数量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持续家庭逆境组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增加均有相关性[β值(95%CI)分别为0.35(0.15~0.54),0.16(0.01~0.32)]。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与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0(0.04~0.36),0.42(0.24~0.60)]、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4(0.01~0.26),0.23(0.09~0.37)]增加有关。在仅童年期家庭逆境中,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的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3(0.06~0.41),0.34(0.11~0.58)]、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7(0.02~0.31),0.21(0.02~0.39)]的风险增高。在持续家庭逆境组中,逆境数量≥3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相关[(β值(95%CI)分别为0.56(0.31~0.82),0.24(0.02~0.45)]。仅青春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无关。结论家庭逆境的多次发生可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童年期可能是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效性及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榆林市府谷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柴芍六君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评分及食管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食管体部下段蠕动波压力、食管体部上段蠕动波压力、顺行性蠕动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反向蠕动波、非传导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芍六君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对老年痴呆照料者精神困扰及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对50例老年痴呆照料者通过集体或个别教育,应用老年痴呆照料者困扰量表(NPI)和家庭负担量表(FIS)评价与分析.结果家庭教育后老年痴呆照料者困扰度明显下降;患者给家庭造成的各种负担总分也明显下降,与教育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家庭干预能促进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其精神困扰,并且能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