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1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67篇
预防医学   1760篇
药学   209篇
  2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研究矽肺肺泡上皮细胞有无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小鼠依据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5只;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矽肺小鼠模型。建模后第7天、14天、28天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留取肺脏,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肺部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胶原纤维生成情况;检测肺组织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并进行相应的组间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清晰,肺泡壁薄,各时间节点间对比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小鼠在建模后第7天肺部组织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随时间的增长,肺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肺泡间隔增厚,造模后第28天观察到矽结节形成。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肺部未见明显的胶原纤维生成,而模型组小鼠肺泡间隔、支气管壁可观察到蓝染的胶原纤维沉积。模型组小鼠E-Cadherin的mRNA水平在建模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N-Cadherin的mRNA水平在各时间节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的mRNA表达水平在建模后第14天、28天高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比较显示,在建模后第7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后第14天、28天,模型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矽肺模型小鼠肺泡上皮发生的EMT参与了矽肺肺间质的纤维化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62.
高分辨率CT在矽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矽肺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职业性疾病 ,以往矽肺的检查与诊断主要依赖传统X线胸片 ,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判。我们对 10 0例矽肺患者及观察对象进行了X线胸片、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对照研究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 10 0例矽肺患者及观察对象行标准矽肺拍片、常规及HRCT扫描。其中男 99例 ,女 1例 ;年龄 2 7~ 68岁 ,平均 4 7 6岁 ;粉尘接触史3~ 4 0年 ,平均 2 0 9年 ;工种有矿石开采、玻璃制造、铸造、陶瓷生产、隧道工程、耐火砖生产等。1 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产 85 0mAX线机 ,对…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矽肺并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并感染患者24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23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并感染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实验性矽肺大鼠支气管肺泡洗液(BALF)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对矽肺发病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染尘时间矽肺大鼠,在BALF和血清中LPO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提示SiO_2能诱发肺组织产生大量自由基,细胞或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细胞的破坏,崩解,最终导致矽肺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贝羚胶囊治疗矽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贝羚胶囊治疗矽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2 5例 ,观察其对咳嗽、咳痰、喘息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贝羚胶囊治疗矽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达 92 % ,明显优于对照组 6 8% (P <0 .0 1)。结论 :贝羚胶囊治疗矽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较好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6.
肺结核是矽肺病最主要的并发症 ,一般易诊断 ,但有一部分矽肺病患者 (尤其是中、晚期 ) ,由于矽肺的病理改变致使临床症状、X线胸片特征不典型 ,极易造成误诊。 1987~ 2 0 0 0年间 ,我院共收治矽肺病合并肺结核 310例 ,其中矽肺合并不典型肺结核病灶 16例 (占 5 .2 % ) ,全部误诊。现就误诊病例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均为男性 ;年龄 6 5~ 71岁 ,平均 6 7.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 。其中矽肺Ⅰ期 5例 ,Ⅱ期 6例 ,Ⅲ期 5例。矽肺病史 12~ 2 7年。1.2 临床表现 不规则…  相似文献   
67.
矽肺宁片的质量标准研究——虎杖薄层层析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肺宁片主要功能是活血散结、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因矽肺而引起的咳嗽、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为了提高产品产量,现对矽肺宁片中的主药虎杖进行了薄层层析试验,结果显示,实验方法简单,专一性强,重现性好,具有实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 矽肺宁片批号970908、981102、990327、990329(均为本公司生产)。1.2 对照品 大黄素(Emodin)中国药品生产制品检定所生产。大黄素甲醚(Physcion)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生产。1.3 缺味供试品 自制。1.4 层析条件 吸…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imer)两项指标在硅沉着病(原称矽肺)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接尘工人和不同期别的硅沉着病病人血中FDP和D-Dimer含量变化并测定其他指标。结果:硅沉着病早期FDP和D-Dimer水平很高,随着硅沉着病的晋期,FDP和D-Dimer水平逐渐下降。结论:FDP和D-Dimer作为硅沉着病早期诊断指标具有一下  相似文献   
69.
矽肺相关蛋白的纯化,鉴定及其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与矽肺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的几种蛋白质,并测定其促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包括凝胶过滤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反相C4高压液相色谱柱层析,分别对矽肺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肺泡巨噬细胞冻融物(AME)及其条件培养液(AMCM)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测定来鉴定这些蛋白质。结果(1)染尘21天后,矽肺大鼠BALF中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2)从BALF、AME和AMCM中除纯化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5400的溶菌酶外(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活性为140%),还纯化到一种新的具有明显促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Fibroblastgrowthpromotingfactor,FGPF),其最适作用浓度为2.0~6.0μg/ml。结论巨噬细胞分泌的FGPF和溶菌酶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锡矿工人接尘与矽肺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粉尘暴露与矽肺危险度之间的接触效应关系。方法选择广西4个锡矿1960~1965年间工作1年以上的3010名接尘工人进行队列研究。用生存分析法统计累积粉尘接触量和矽肺出现的关系。结果追访到1994年底,检出矽肺1015例(33.7%)。矽肺平均潜伏期21.3年。总粉尘浓度7.5mg/m3(TWA)。拟合生存分析模型表明:矽肺发病危险度与累积接尘量的关系适合Weibul分布。累积总粉尘接触量低于10mg·m-3·a-1时,矽肺危险小于1%;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超过20mg·m-3·a-1时,矽肺累积危险度升高加快;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达150mg·m-3·a-1时,矽肺危险超过68%。接尘时间与接尘量和矽肺危险度呈正相关。结论矽肺危险度与累积接尘量之间存在接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