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011篇 |
免费 | 1586篇 |
国内免费 | 11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8篇 |
儿科学 | 498篇 |
妇产科学 | 258篇 |
基础医学 | 1431篇 |
口腔科学 | 191篇 |
临床医学 | 7425篇 |
内科学 | 1463篇 |
皮肤病学 | 6975篇 |
神经病学 | 335篇 |
特种医学 | 178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6331篇 |
综合类 | 12154篇 |
预防医学 | 5063篇 |
眼科学 | 259篇 |
药学 | 5699篇 |
61篇 | |
中国医学 | 3735篇 |
肿瘤学 | 7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73篇 |
2023年 | 886篇 |
2022年 | 1087篇 |
2021年 | 1257篇 |
2020年 | 927篇 |
2019年 | 682篇 |
2018年 | 388篇 |
2017年 | 605篇 |
2016年 | 754篇 |
2015年 | 921篇 |
2014年 | 2284篇 |
2013年 | 2346篇 |
2012年 | 3286篇 |
2011年 | 3417篇 |
2010年 | 3356篇 |
2009年 | 3256篇 |
2008年 | 4436篇 |
2007年 | 3451篇 |
2006年 | 3353篇 |
2005年 | 3411篇 |
2004年 | 2547篇 |
2003年 | 2140篇 |
2002年 | 1659篇 |
2001年 | 1401篇 |
2000年 | 1008篇 |
1999年 | 901篇 |
1998年 | 768篇 |
1997年 | 715篇 |
1996年 | 569篇 |
1995年 | 552篇 |
1994年 | 484篇 |
1993年 | 319篇 |
1992年 | 301篇 |
1991年 | 229篇 |
1990年 | 242篇 |
1989年 | 299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复发与恶性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复发与恶性转化。方法复习2例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及其复发恶性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变位于下肢和额部,肉瘤组织平滑肌标记阳性。结论少数病理诊断为皮肤平滑肌瘤的病例,虽然浅表且组织形态良性,但其生物学恶性潜能尚不能确定,部分病例复发后可转变为典型的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42.
144.
四肢皮肤撕脱伤合并开放性复杂性骨折,多因车祸、机械操作损伤引起。本科自1998年-2003年共收治33例,采用Ⅰ期清创,骨折复位固定,中厚皮瓣回植,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5.
皮肤垢着病样糠秕孢子菌感染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关于皮肤垢着病和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的报道逐渐增多。我科发现1例皮肤垢着病,对其皮损进行真菌学检查发现糠秕孢子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6.
Ortonne N. Wechsler J. Bagot M.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3):12-12
背景:以往对面部肉芽肿(GF)的研究仅局限于病例报道或小样本研究。目标:通过对GF的大样本研究,描述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66例患者和73份皮肤组织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F通常发生在中年人,表现为淡红色斑块或结节,1/3患者有多个皮损,5例患者有面部以外皮损。只有10例患者临床诊断为GF;其主要鉴别诊断包括:肉样瘤病、淋巴瘤、狼疮及基底细胞癌。GF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一条grenz带、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尽管坏死性血管炎罕见,但血管改变常见。通常皮损同时存在急性和慢性炎症,提示GF为急性复发的慢性过程,而不是一个明显连续的急性和慢性阶段。 相似文献
147.
148.
长期暴露于日光下引起皮肤光老化,经临床研究已证实外用全反维甲酸能改善皮肤光老化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改变。产生最大的疗效发生在治疗的6-12个月。每周持续用药1-3次可以维持疗效。 相似文献
149.
Sneddon综合征长期追踪观察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neddon综合征是一少见的“皮肤神经”疾病。原因不明。临床特征为全身性网状青斑和因小到中等动脉闭塞而致的一过性脑缺血或缺血性脑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游走性血管性头痛”或“紧张性头痛”等前驱症状。可以累及心脏、肾脏、眼底和外周神经等多个脏器。病程慢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可避免一些诱因,如口服避孕药、吸烟、肥胖、脑外伤来降低发病率。本文总结了10年来收集的21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复习皮肤血流测定的个体相关变量(年龄、性别、种族及解剖位置)、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暂时性、体力及心理活动、食品及药品)和环境相关变量(空气对流及温度),并讨论技术变异、包括标准反应性充血实验的仪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及有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