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对白附子在痹病中的应用文献加以整理,以了解白附子在古今病证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白附子混悬液对H_(22)细胞的抑瘤效应及其对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附子混悬液(SGIR)给H_(22)实体瘤模型小鼠进行灌胃治疗,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IR)和胸、脾指数。[结果]白附子混悬液能够明显抑制H_(22)细胞的生长,抑瘤率为39.14%,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白附子混悬液825mg/(kg·d)治疗能够促进荷瘤小鼠胸腺的发育,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模型组小鼠脾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附子混悬液对H_(2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白附子混悬液对H_(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荷瘤小鼠的胸腺发育,从而达到调节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3.
<正>笔者使用大秦艽汤合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118例,获得良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69例,女性49例;年龄3~18岁5例,19~60岁102例,61~72岁11例;病程1d~10d80例,11d~30d35例,30d以上3例。本组病例均有口眼歪斜,一侧面部  相似文献   
84.
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见从业人员把附子、白附子混淆不清,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本文把这两种药物的多个方面,加以整理分类,予以区别,希望对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所帮助。1别名附子: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白附子:禹白附子,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疗毒豆,麻芋子,雷振子。  相似文献   
85.
张耀军 《国医论坛》2011,26(4):53-55
中药白附子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河南省禹州等地区,其味辛温,有毒。归胃、肝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喁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疠痰核、毒蛇咬伤等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究白附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附子组(10 g/kg)和尼莫地平组(10 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且在造模前各组不间断地灌胃给药8 d。缺血再灌注24 h后,通过Longa 5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缺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发生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元病理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白附子组和尼莫地平组Longa评分均大幅下降[(1.67±0.52)分、(1.33±0.52)分比(2.83±0.41)分,P<0.05],梗死体积显著减小[(14.96±7.54)%、(8.20±7.17)%比(24.97±7.16)%,P<0.05],大脑皮层神经元损失明显改善,血清MDA活性降低[(1.26±1.02)μmol/L、(1.67±0.54)μmol/L比(3.91±1.09)μmol/L,P<0.05]、SOD活性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87.
白附子在教材《中药学》中标明其性味辛、甘、温,有毒,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用量3~5g,使用注意:孕妇忌服,生品一般不作内服。 家父叶益丰老中医为祖传六代,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1988年被省中医管理局收入《浙江当代中医名人志》。临证擅用白附子,独俱特色。治头面诸疾,常用制白附10g;治破伤风,用生白附子10~20g,效果很好,未见毒副作用。家父认为:白附子通过白矾、生姜炮制后,称为制白附,则毒性大减,毒副作用很少,故用治头面疾患,祛风化痰止痉,疗效可靠。治破伤风重用生白附子,乃取其“以毒攻毒之意”故病情轻用量宜轻。…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贸易活动日益活跃,中药材市场亦如此,许多台湾中草药公司在大陆成立,而大陆的药材公司及外贸部门也在频繁地开展对台贸易。虽然两岸中药有着几千年的共同基础,但两岸长期隔离,在几十年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应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就两岸药典中几种常用中药在应用品种上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为两岸中药的学术和贸易交流提供参考。l、由附子:商品历来有关白附与禹白附之分,台湾药用白附子为关白附.来源于毛莫科黄花鸟头A-conitumcoreanum(LeVeil.)RaiP.的块茎。此种合乌…  相似文献   
89.
关白附和禹白附统称为白附子,为有毒中药。因历史原因至今仍有人将两者混淆,辨认不清。现从关白附和禹白附的历史沿革、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化学成分、功效运用、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0.
摘要:目的:挖掘中药白附子临床外用的配伍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筛选一定年限内含白附子的临床外用文献,将得到的外用方剂使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药性味归经、剂型、用法的统计,并采用SPSS Modeler 14.1的Apriori算法进行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白附子临床外用配伍的应用规律。结果:入选129首方剂共含中药220种,较多使用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及祛风湿药,如白芷、僵蚕、当归、红花、全蝎等,并以性温、平,味辛、苦、甘,归肝经药物居多。白附子外用方剂剂型、用法多样,常采用糊剂-外敷疗法。对白附子外用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5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涉及面部疾病、痹症、炎症、疼痛等32种主治疾病,对面神经炎及黄褐斑所使用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7、18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结论:白附子在临床外治中常用于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黄褐斑的治疗并呈现出明显的中药配伍规律,可为白附子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