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24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唐春发 《广东药学》1995,5(3):28-28,30
本文报道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对提取的单体进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3.
白芍总甙促干扰素诱生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白芍总甙的促干扰素诱生及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白芍总甙10 mg·L~(-1)在试管内无直接诱生干扰素(JFN)作用.可促进鸡新城疫互I系弱毒冻干疫苗诱生αIFN,其最适浓度为10 mg·L~(-1)可促进ConA诱生γIFN.当ConA为亚适剂量时,最适浓度为l~10 mg·L~(-1)当ConA为最适剂量时,其最适浓度为0.1 ~1mg·L~(-1),皆可提高IFN效价l~2倍。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白芍总甙250 mg·L~(-1)能使水泡性口炎病毒效价下降2.22个对数值。  相似文献   
14.
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羟氯喹及羟氯喹与白芍总苷两者合并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并且同时比较两种定性疗效评价方法,对OLP的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两组初诊患者,分别采用羟氯喹及羟氯喹与白芍总苷治疗三个月,使用绝对数值标准和相对变化标准分别计算。结果: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对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有效。单用羟氯喹治疗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无效。对于OLP斑纹型损害,两组均有效。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治疗OLP,可以减少羟氯喹的不良反应。采用"绝对数值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与采用"相对变化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记录简便、评价准确的优点。结论:白芍总苷辅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绝对数值标准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15.
白芍总甙对大鼠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浓度白芍总甙对Ca^2+-Mg^2+-ATP酶和Na^+-0K^+0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红细胞膜和测定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较高浓度TGP可明显提高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白芍总苷(TGP)治疗组小鼠脾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及其功能的变化。方法将EAT模型小鼠随机共分为模型(model)组、高剂量TGP (THD)组、中剂量TGP (TMD)组、低剂量TGP(TLD)组和雷公藤多苷(TII)组共5组;real-time PCR检测脾细胞中Foxp3 mRNA和RORγt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脾细胞中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TGF-β1和IL-17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结果 TGP处理组(包括低、中和高剂量组)Th17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01);中和高剂量TGP组Foxp3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 Treg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P0.05);IL-17浓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TGAb浓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TGP组TGF-β1浓度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TGP能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有利于EAT疾病的转归,其中以中和高剂量TGP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逍遥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逍遥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白芍、甘草、芍药苷在0.3980-1.39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0.8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喆  宋志敏  韩雅馨  龚慕辛  仇峰  李静  贺蕊 《中草药》2023,54(10):3167-3178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的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长期给药后的组织分布。方法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白芍总苷长期给药后大鼠心、肝、脾、肺、肾、小肠、胸腺、滑膜等组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分布情况。结果 长期给药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主要分布于小肠和肾,其次为脾、胸腺、滑膜、肝、肺、心。2种成分在CIA大鼠中的组织分布大多低于正常大鼠。结论 揭示了白芍总苷长期给药后的组织分布特征,为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器官以及疗效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明确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对甲氨蝶呤(MTX)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P-25治疗给药组、CP-25预防给药组和白藜芦醇预防给药组。采用单次腹腔注射MTX (20 mg/kg)的方法构建大鼠肝损伤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associated X(Bax)、细胞色素C (Cyt-C)、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cas8)、cleaved-cas9、NADPH氧化酶4(NOX4)表达水平。结果 MTX模型诱导的肝损伤大鼠ALT、AST水平较正常组升高(F=70.23,P<0.01;F=11.09,P<0.05),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出明显的广泛性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结构紊乱及肝细胞肿胀。与模型组相比,CP-25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