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潍坊市诸城女性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与MTRR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从而指导孕产期妇女增补叶酸以及达到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对潍坊市诸城894名育龄妇女,通过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了解诸城市妇女MTHFR和MTRR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SNP)的分布频度,并与河南、江苏、海南等地区进行比较。结果潍坊诸城地区妇女MTHFR 677TT基因型频率(38.74%)和等位基因频率(62.74%)与其他地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1298CC基因型频率(2.09%)和等位基因频率(12.30%)与其他地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66GG基因型频率(5.24%)低于琼海(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位基因频率(23.30%)低于琼海(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潍坊市诸城地区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合成酶(MTHFR)及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TRR)的多态性频度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对于携带风险基因型导致叶酸代谢障碍的孕期妇女需要通过增加叶酸补服的剂量和时间来预防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82.
肿瘤细胞的甲硫氨酸依赖性对提高肿瘤化疗疗效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的甲硫氨酸依赖性在提高肿瘤化疗疗效方面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甲硫氨酸(Met)依赖性肿瘤细胞SGC7901、MCF7和非Met依赖性肿瘤细胞A549、A375培养于Met-Hcy+和Met+Hcy-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周期特异性化疗药5Fu或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MMC;在细胞与药物接触不同时间段,用MTT比色法检测化疗药物的抑瘤率。结果Met-Hcy+中的5Fu对Met依赖性肿瘤细胞的抑瘤率较Met+Hcy-中的5Fu的抑瘤率有显著性提高;而5Fu对非Met依赖性肿瘤细胞的抑瘤率,在两种培养基间差异无显著性。MMC对Met依赖性、非Met依赖性肿瘤细胞的抑瘤率未因培养基的不同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肿瘤细胞的Met依赖性,Met-Hcy+培养基可显著提高周期特异性化疗药(5Fu)对Met依赖性肿瘤细胞的抑瘤率,但不能提高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MMC)的抑瘤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甲硫氨酸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动脉的损伤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8只 ,随机分为甲硫氨酸组 (M组 )和对照组 (C组 )各 9只。 M组每日先喂含 3%甲硫氨酸饲料 2 0 g后 ,再喂予与 C组相同的饲料 ,不限量。1 6wk末处死留血测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其他生化指标 ,同时留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血浆蛋白、血糖和血脂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M组甲硫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 2 9.97± 5.34μ mol/L和 1 3.30± 2 .1 9μ mol/L,显著高于 C组的 1 9.78± 1 .97μmol/L和 5.36± 1 .1 9μ mol/L(P<0 .0 1 )。光镜检查显示 M组主动脉内膜剥脱、内弹力膜断裂、内膜下胶原纤维增生且暴露、中膜弹力纤维断裂。结论 甲硫氨酸诱发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动脉具有显著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D-甲硫氨酸(D-methionine,D-Met)通过调控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清除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地塞米松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住院的ICP患者78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用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产后胎盘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TBA、TBIL、ALT、AST及IL-1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DBIL、TNF-α及产后胎盘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CP,在缓解患者临床体征、降低血胆汁酸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86.
<正>患者,31岁,因停经27~(+1)周,腹痛伴全身皮肤发黄1~+月,阴道流血1~+天,于2017年1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月前当地县级医院建卡产检时肝酶及胆红素均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2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2 U/L,总胆红素(TB)5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1.9μmol/L,间接胆红素(IDIL)21.1μmol/L,总胆汁酸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手术切除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应用S腺苷甲硫氨酸,研究其护肝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可切除HCC的54例病人,随机分成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组(S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R组)(26例),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的一般情况及肝功能、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护肝药物的费用。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组在术前3 d应用S腺苷甲硫氨酸进行护肝治疗,而R组应用传统护肝药物治疗。术后第7天,S组病人谷氨酸转氨酶(ALT)(66.1±20.3)U/L和总胆红素(TBIL)(38.1±15.4)μmol/L显著低于R组病人ALT(85.8±38.5)U/L和TBIL(60.6±20.5)μmol/L(P<0.05),S组病人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与R组病人相比无统计学差异。S组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药物花费高于R组病人(P<0.05)。结论:在HCC病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S腺苷甲硫氨酸具有护肝疗效稳定可靠、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去左旋甲硫氨酸(L-Met)的培养液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影响.方法:从小鼠脾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三组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PHA)体外诱导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胞增生功能,淋巴细胞亚群分布、T淋巴细胞活化分子表达及分泌IL-2数量.同时检测脂多糖(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t数量.结果:去L-Met培养液与含L-Met相比,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生,CD4 Th、CTL、NK细胞、B细胞亚群分布,CD4 Th细胞和CTL表面活化分子CD25、I-AK表达,淋巴细胞分泌IL-2数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数量无差异.结论:去L-Met的培养液不影响小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主要原因是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不分离.妊娠妇女的年龄≥35岁是发生Down综合征患儿的主要因素.但目前研究表明叶酸代谢异常是另一个危险因素.叶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在DNA合成、甲基化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影响叶酸代谢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FHR)、甲硫氨酸合成酶(MT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胱硫醚-β-合成酶(CBS)等的基因多肽性可能是导致DNA甲基化异常从而导致染色体不分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是甲硫氨酸和维生素B1的复方制剂,临床常采用甲硫氨酸维B1联合苦黄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联合应用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就甲硫氨酸维B1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