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7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188篇
口腔科学   384篇
临床医学   1457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4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77篇
综合类   1512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308篇
  4篇
中国医学   53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 ,在此内固定器固定后 ,能方便地平行置入两枚BAK ;同时测试RF Ⅱ型及ARRIF Ⅲ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使用对照法 ,10具健康成年人腰2 ~骶2 椎体标本 ,制成腰椎滑脱模型 ,用生物力学测试机测试RF Ⅱ型及ARRIF Ⅲ型固定后的脊柱标本复合物的应力遮挡及应力 应变。结果  30 0 0N轴向载荷下及 2 0Nm前屈与侧弯力矩下RF Ⅱ型和ARRIF Ⅲ型的应力遮挡及应力 应变均有显著差异 ,但其绝对值较小。ARRIF Ⅲ型的临床初步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两种内固定器的固定效果均较好 ,但RF Ⅱ型在固定后的即刻 ,有较显著的微动 ;ARRIF Ⅲ型在复位固定后可较方便地同时置入两枚BAK。ARRIF Ⅲ型可用于Ⅰ°~Ⅲ°的椎体滑脱症的复位与固定  相似文献   
62.
股骨干骨折并内侧皮质缺损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7):455-457
  相似文献   
63.
飞行人员背部综合征即腰骶部疼痛,其病因与坐姿、人体工程学及振动所引起的生物力学的应激反应有关。异常生物力学的支持肌肉代偿的高张力,能产生进行性募集反应及由疲劳引起的局部缺血。这会引起乳酸水平升高,肌肉pH值下降及钙离子改变,导致血管舒张和若干血液携带的炎症前物质和感受伤害前物质的外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已证实从末梢的血管系统或肥大细胞释放的血清素(5-HT),作用于感受伤害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采用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作部分椎体替代物植入犬颈椎体缺损中,X线平片及CT检查提示PHA陶瓷块与周围骨组织逐渐融合,植入6个月后取材作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研究。与单纯PHA块相比,植入PHA块的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增加,弹性模量减少,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HE及Gieson染色示PHA示PHA陶瓷块与椎骨的界面以及PHA的陶瓷孔隙中均有大量新骨形成,新骨在改建过程中。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COPD病人纵隔及心包膜壁层(下简称心包)的应力—应变分析,认为COPD病人纵隔应变程度已不容忽视,将导致其应力增加并在心包处集中而影响心包。按心包的平衡方程,心包应力增加导致其曲率减小,中点挠度减小,心包移向纵隔中位。同时,心脏舒张期充盈阻力增加、充盈量减少,因而心搏量减少而次数增加。提出COPD病人纵隔应变也是其“小心脏”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近20年来,套筒冠义齿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套筒冠是一种灵活便利的固位形式,与牙种植体结合后,被广泛的应用于全口牙列及牙列大部分缺失的情况。本文对套筒冠式种植义齿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为了保证骨折在理想的位置上尽快获得愈合(严格来说是“再生”) ,使骨折肢体恢复正常功能 ,必须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而骨折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固定 (静 )与活动 (动 )的对立统一。骨折肢体的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动静需要 (或生物力学需要 ) ,并随着骨折愈合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骨折固定术的发展 ,即是动静观的发展 ,是不断认识和满足骨折肢体动静要求的历史。以下简要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骨折固定术中所蕴含的动静观。1 传统固定术面临的困惑近代骨科学中以“广泛固定、完全休息”为原则的超关节石膏外固定 ,认…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发生骨折的风险性.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只.实验组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仅切开皮肤.于术后2、4、8周两组处死6只大鼠,作松质骨(腰椎)和皮质骨(股骨干)骨密度(BMD)组织形态学和力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松质骨BMD 2、4、8周均明显下降,2周皮质骨无明显差异,4、8周则明显下降;股骨中段骨皮质厚度变薄;骨小梁体积(TBV)占全部骨组织体积(TTV)的百分比明显减少;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明显增多;股骨最大弯曲载荷、腰椎最大压缩载荷下降.  相似文献   
69.
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影响初始固定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猪膝关节模拟重建ACL不同术式,即绳肌腱结股骨隧道嵌压固定和胫骨端肌腱编织缝合骨桥打结固定法,与骨-髌腱-骨两端界面螺钉固定法,比较其生物力学初始固定最大拔出载荷、抗拉刚度和位移等生物力学指标。结果最大抗拉载荷肌腱结组与正常ACL组接近,无显著性差异;肌腱结组大于骨-髌腱-骨界面螺钉固定组。抗拉载荷在100N和400N时的位移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胫骨端肌腱编织缝合骨桥上打结固定组最大抗拉载荷大于BPTB界面螺钉固定组和肌腱编织缝合后界面螺钉固定组。抗拉刚度正常ACL组>骨-髌腱-骨组>绳肌腱结组。最大位移正常ACL<髌腱骨组<肌腱结组。结论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抗拉强度和刚度完全可以满足重建后ACL的生理需求;术中克服位移因素,是有效防止ACL重建术后松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骨骼在快速受载下的物理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材料——骨骼在快速荷载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能与静载作用有较大的差别.本文针对羊骨在快速荷载作用下物理力学性能的改变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羊骨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波桑比随加载速度的变化规律及动力提高系数,并观察描述了在快速荷载下羊骨的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