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73篇
  4篇
中国医学   54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 了解甘露聚糖肽对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UC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美沙拉嗪颗粒2g冲服每天2次,9g/L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2g冲服每天2次,甘露聚糖肽10mg溶于9g/L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取病变最显著肠黏膜组织3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2和TLR-4表达。结果 治疗前,两组TLR-2、TLR-4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TLR-2、TLR-4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49、6,12,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能抑制UC病人TLR-2、TL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甘露聚糖肽是一种免疫增强药,能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升高白细胞的作用[1]。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日见增多,并且发生过多起严重不良反应,也有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报道[2]。本院监测到2例使用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1患者女,64岁。于2013年6月11日在我院行左上肺癌  相似文献   
63.
目的:优化苯酚-硫酸法测定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中多糖含量的反应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和方法学验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苯酚浓度3%、硫酸用量5.0 mL,显色时间15 min,显色温度80℃为苯酚-硫酸法测定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平均回收率为102.7%,其RSD为1.4%。结论:优化后的方法重复性和准确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泛素特异性修饰酶2-69(USP2-69)对系膜细胞(MC)内饰胶蛋白聚糖(DCN)表达和泛素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①培养M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MC内USP2-69的表达;②采用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C内USP2-69是否与DCN结合,并观察两者在MC内的定位;③将pRK5-USP2-69-HA质粒瞬时转染MC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USP2-69和DCN的蛋白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DCN的泛素化水平;④采用USP2-69 siRNA处理MC,用PCR检测USP2-69和DCN的mRNA表达,用time-course 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半衰期, 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下游效应分子(TGF-β1和Col Ⅳ)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 USP2-69在MC、肝细胞(BRL-3A)和足细胞(GEC)内均有表达,其在MC内的基础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RL-3A和GEC[MCs:(0.27±0.05),BRL-3A:(0.035±0.009),GEC:(0.012±0.004), P<0.01]。② MC总蛋白经DCN抗体免疫沉淀后,可检测到USP2-69的表达;经USP2-69抗体免疫沉淀后,可检测到DCN表达;且在MC胞质内,代表USP2-69蛋白的荧光与代表DCN蛋白的荧光存在共定位。③ 转染pRK5-USP2-69-HA质粒的MC内可检测到代表外源性USP2-69表达的HA蛋白,USP2-69和DCN蛋白表达的升高,同时DCN的泛素化水平明显降低。④ 经USP2-69 RNA干扰的MC内DCN的mRNA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半衰期明显缩短(3 h),且TGF-β1和Col Ⅳ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大鼠肾MC内USP2-69可与DCN相结合,及两者在胞质内共定位,USP2-69能够降低MC内DCN的泛素化水平及提高DCN蛋白总量并促进其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海地瓜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isolated from Acaudina molpadioides,Am-FUC)对胰岛素抵抗小鼠肝糖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糖饲料饲喂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模型小鼠饲喂Am-FUC 19w后,检测其空腹血糖、葡萄糖耐受性、胰岛素水平、肝糖原含量及糖代谢关键酶活力。采用q RT-PCR法进一步研究小鼠肝糖原合成通路PKB/GSK-3β中关键基因m RNA表达。结果 Am-FUC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葡萄糖耐受量,提高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脏中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等糖原合成相关酶活力,降低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和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等糖异生关键酶活力;显著上调肝脏中IR(insulin receptor,)、IRS-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PI3K(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nase,)、AKT(Protein Kinase B,)、GS(glycogen synthase)的m RNA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抑制糖原合成负调节基因GSK-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的m RNA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论 Am-FUC能显著促进模型小鼠合成肝糖原,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肝脏中糖代谢关键酶活力及PI3K/AKT/GSK-3β糖原合成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究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情况;中性红法检测吞噬活性;Griess试剂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RT-PCR检测巨噬细胞下游细胞因子IL-6、IL-10、Toll样受体和相关信号分子My D88、TRIF、NF-κB的mRNA表达量。结果 SC-FUC对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NO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在作用前期(6h和12h)效果更为明显。SC-FUC能上调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mRNA表达量,上调TLR4、TLR5、TLR9的表达量,促进信号分子My D88、TRIF和NF-κB的mRNA表达量。结论 SC-FUC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分泌NO、IL-6、IL-10等细胞因子,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SC-FUC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通路与细胞表面TLR4、TLR5、TLR9及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7.
仿刺参糖氨聚糖的特异性免疫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了仿刺参糖氨聚糖(HGAG)对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的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HGAG与小鼠脾细胞悬液共培养44h, MTT法检测;将昆明种小鼠,8只/组,4组,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和HGAG组(0.1,1,10mg.kg-1),每天给药,第1 d将全部小鼠腹腔注射压积SRBC,4d后观察小鼠足趾肿胀程度;5 d后小鼠摘眼球取血,540nm测OD值,计算半数溶血值(HC50);将小鼠处死,取脾制成单细胞悬液经培养,413 nm测OD值,检测抗体生成细胞数。结果 HGAG在0.05~25μg.mL-1范围内能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与空白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与阳性组相比在0.5~10 μg.mL-1范围内有显著促进作用(P <0.05),在HGAG浓度为1μg.mL-1时促进增殖作用达到最高;HGAG在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促进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且随着剂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及抗体生成细胞数(P<0.05)。HGAG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进一步说明HGAG在特异性免疫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8.
陈维  魏涛  陈林 《北方药学》2015,(8):111-112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排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18例用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后行射频热疗,对照组18例单用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下脂肪硬结、局部皮肤灼伤。结论: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和奈达铂联合在临床肺癌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5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奈达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观察组给予甘露聚糖肽联合奈达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8%,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胸痛发生率分别为34.5%、20.7%、17.2%,低于对照组56.7%、40.0%、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奈达铂在治疗胸腔积液中相比单独用药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胸腔穿刺置深静脉导管引流合用甘露聚糖肽联用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癌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60例,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各30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液,分别经引流管胸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胸腔穿刺置深静脉引流合用灌注甘露聚糖肽联用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