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3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60篇
预防医学   2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40篇
  3篇
中国医学   5526篇
肿瘤学   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从药物的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配伍、煎煮等几个方面来讲述对中药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严格药物的来源、产地、采集、加工炮制,以保证药材质量,加上合理的配伍、精确的调剂和科学的煎煮,可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提高中药防治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教学效果,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不仅会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学生今后工作中对中药炮制学科的深入认识和研究。因此,如何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效果,值得引起重视。笔者在从事《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总结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993.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出口是以原料或食品添加剂等名义出口,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一直没有合法地位,其重要原因就是中药、尤其是中成药中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不准确。中医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现性差这一问题,即同一病症,用同一种中成药或处方,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蒸黄芩、水煮黄芩、酒炒黄芩对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利巴韦林组(10只)、蒸黄芩组(30只)、水煮黄芩组(30只)、酒炒黄芩组(30只)。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又分别设计高、中、低3个剂量,每个剂量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以15×LD50A/PR/8/34株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每只35μl;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滴鼻。感染当天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82.5mg/(kg·d)灌胃,每日1次;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高、中、低剂量分别给予相应药物50、20、10mg/(kg·d)灌胃,每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均灌胃5天。测定各组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载量,计算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抑制率。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肺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利巴韦林组和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高、中剂量小鼠肺指数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利巴韦林组与酒炒黄芩高剂量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62.30%与4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蒸黄芩组、水煮黄芩组、酒炒黄芩组肺指数抑制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利巴韦林组和酒黄芩组各剂量均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P<0.05或P<0.01),酒炒黄芩组各剂量病毒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结论蒸黄芩、水煮黄芩、酒炒黄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并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其中酒炒黄芩的抗病毒作用优于蒸黄芩和水煮黄芩。  相似文献   
995.
甘草炮制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草是豆科植物蝴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及同属植物的根及根茎。甘草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被列为上品。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十种甘草炮制方法。但是现在只剩下清炒和蜜炙两种炮制方法仍在延用。文献  相似文献   
996.
碳酸钙类药材的结构成分和加温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有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s Ellis)的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等症。《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的栀子加工炮制方法有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3种,但现在各地根据期传统使用习惯,其炮制方法除了上述3种方法外,使用较多的炮制方法还有炭栀子、盐炒栀子、姜炒栀子和酒炒栀子等。本文采用HPLC分别测定上述不同炮制方法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及用TLC检测醇溶性成分与醚溶性成分的变化。另有记载栀子的炮制方法还有加蜜、童便或甘草水制等,因这些方法各地已较少使用,故在此不作试验对象。 1 实验部分 试验材料:栀子药材[杭州市医药采购供应站,经鉴定为茜草科山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  相似文献   
998.
9年来该院共培养中药炮制专科四届毕业生184人。文章通过对创办经验的总结,向读者介绍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科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99.
川乌饮片急毒及药效学的实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川乌不同炮制品进行急毒、药效学实验比较,结果表明:生川乌毒性最大,炮制后毒性降低。改进Ⅰ镇痛作用明显,抗炎作用最强。改进Ⅱ、药典法药效极弱。  相似文献   
1000.
知母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万生  乔传卓 《中药材》1997,20(1):53-54
对知母名称、原植物、产地及炮制方法等考证结果:知母古今用药一致,皆为百合科的知母根茎,《中药志》说古代有多种来源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