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56篇
  免费   4964篇
  国内免费   3560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579篇
妇产科学   582篇
基础医学   2628篇
口腔科学   688篇
临床医学   10144篇
内科学   7082篇
皮肤病学   676篇
神经病学   1624篇
特种医学   17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3562篇
综合类   26117篇
预防医学   6304篇
眼科学   944篇
药学   23196篇
  268篇
中国医学   10977篇
肿瘤学   2052篇
  2024年   814篇
  2023年   2632篇
  2022年   3223篇
  2021年   3653篇
  2020年   3033篇
  2019年   3023篇
  2018年   1419篇
  2017年   2767篇
  2016年   2814篇
  2015年   3180篇
  2014年   4699篇
  2013年   4636篇
  2012年   5473篇
  2011年   5657篇
  2010年   5234篇
  2009年   4826篇
  2008年   5346篇
  2007年   4762篇
  2006年   4324篇
  2005年   4311篇
  2004年   3630篇
  2003年   3383篇
  2002年   2623篇
  2001年   2427篇
  2000年   1804篇
  1999年   1459篇
  1998年   1270篇
  1997年   1136篇
  1996年   1024篇
  1995年   841篇
  1994年   802篇
  1993年   543篇
  1992年   552篇
  1991年   493篇
  1990年   437篇
  1989年   388篇
  1988年   195篇
  1987年   170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制备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溶剂蒸发法制备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测定其累积溶出率、饱和溶解度、稳定性、理化性质、自胶束化性能。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100 m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6、8、12、24 h采血,UPLC法测定姜黄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分散均匀,无粘连,60 min内累积溶出率为(90.31±2.24)%,饱和溶解度为(583.17±16.78)μg/mL,粒径为22 nm, PDI为0.048,Zeta电位绝对值为1.2,在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姜黄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与载体(F127、TPGS)之间可能发生氢键效应。与原料药比较,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Cmax、AUC0~t、AUC0~∞升高(P<0.01),tmax、t1/2延长(P<0.0...  相似文献   
992.
李鑫  张钊奇  刘伟 《中医杂志》2023,(16):1651-1655
血浊理论在脑小血管病的辨证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阐述血浊的基本概念、性质、致病特点及血浊与诸病理因素的关系,提出在血浊理论指导下的脑小血管病“浊血伤髓”的发生学认识。明确了浊血伤髓是脑小血管病的核心病机,指出脑小血管病的发生是以肾精不足、髓海亏虚为前提条件,血浊壅盛、损伤脑髓为关键原因。因此在治疗上主张从血浊入手,在清化血浊、填精益髓的核心治法下,选择化浊益髓方为基础,结合调肝和气、理血通络、调理脏腑等方法改善脑小血管病的病情,为其辨证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对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发挥联合作用抑制转移,该文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桔梗-莪术中药药对与调控肿瘤微环境的中药活性成分水飞蓟宾纳米粒联合,研究该药对对纳米粒细胞摄取的影响及体外抑制乳腺癌增殖迁移的作用,为促进纳米粒口服吸收及增强药效提供实验基础。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载水飞蓟宾脂质聚合物纳米粒(NPs),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形态。该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具有壳核结构,其平均粒径为107.4 nm, Zeta电位为-27.53 mV。采用体外Caco-2/E12共培养细胞模型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药对可增强对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利用激光共聚焦逐层扫描研究小鼠在体纳米粒肠细胞摄取,药对可增强肠绒毛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分别利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以及共培养4T1/WML2细胞模型考察纳米粒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药对NPs可增强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含药对NPs可增强对4T1乳腺癌细胞迁移抑制作用。该文丰富了中药纳米载体的口服吸收研究,也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抑制乳腺癌转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应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显微镜(fluorescence endoscopic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FELCM)引导关节注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inomenin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in-SLN),并考察体外药效评估Sin-SLN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Sin-SLN,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备的Sin-SLN包封率为64.79%±3.12%,载药量为3.84%±0.28%,测定平均粒径为(215.27±4.21)nm,Zeta电位为(-32.67±0.84)mV,初步稳定性考察中,Sin-SLN放置30 d后稳定性良好。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白蛋白建立兔RA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1.5 mg·kg^(-1))、Sin-SLN组(1.5 m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药,1.0 mg·kg^(-1),ig),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穿刺不注射药物,各实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给药后,每日测量家兔膝关节直径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膝关节直径和局部皮肤温度均下降;使用FELCM观测软骨形态学变化,Sin-SLN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骨组织结构紧密;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发现Sin-SLN组血清中IL-1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Sin-SLN组滑膜组织病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制备的Sin-SLN粒径均匀,性质稳定,通过关节注射给药形成药物贮库,Sin-SLN可有效减轻兔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软骨损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关节滑膜上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证明Sin-SLN可以有效抑制RA。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PCED1B-AS1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 family pyrindomain containing 3, NLRP3)对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和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转染pcDNA-PCED1B-AS1,并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qRT-PCR方法检测PCED1B-AS1和TNF-α、IL-6 mRNA水平,用菌落形成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将NLRP3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和pcDNA-PCED1B-AS1共转染到巨噬细胞中,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同样检测细胞中TNF-α、IL-6 mRNA水平和菌落量。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的巨噬细胞中PCED1B-AS1水平降低,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转染pcDNA-PCED1B-AS1后的巨噬细胞经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后,细胞中PCED1B-AS1、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形成的菌落量减少,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LRP3 siRNA可以逆转过表达PCED1B-AS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TNF-α、IL-6 mRNA表达和菌落量形成的影响。结论 上调PCED1B-AS1促进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细胞表达TNF-α、IL-6 mRNA的机制与上调NLRP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了解2015—2018年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中获取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急性心脑血管病共报告发病例数35628例,粗发病率为528.23/10万(标化发病率为466.97/10万),发病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P<0.05),急性心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50.46/10万(标化死亡率125.28/10万),粗病死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P<0.05)。年轻人群(35岁至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分别占总数的30.53%、68.09%。男性各病种类型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比女性大。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存在季节分布特征,以冬春季的12月和1月发病明显。结论 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是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98.
陆璐  成建 《现代预防医学》2021,(8):1403-1407
目的 探讨夫妻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现有叶酸代谢风险等级评估策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45对曾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夫妻和110对正常对照,应用Sanger测序检测MTHFR 677、1298位点多态性,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女性、男性各基因型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据现有叶酸代谢风险等级评估策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级,比较两组中不同风险等级病例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病例组男性和女性MTHFR 677 位点C/C基因型频率均低于对照组,C/T、T/T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中男性和女性的MTHFR 677位点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男性和女性MTHFR 1298位点A/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A/A、C/C基因型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男性和女性MTHFR 1298位点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男性和女性的叶酸代谢风险级别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MTHFR C677T多态性变异与不良妊娠结果有明显相关性,不能排除男性MTHFR C677T多态性改变与不良妊娠结局无关,建议孕前夫妻双方同时进行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可根据叶酸代谢风险分级策略,为夫妻双方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叶酸增补方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引导组织再生性复合膜-纳米碳羟磷灰石/胶原/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膜(nCHAC/PLGA) 在体外的生物降解行为。方法根据牙周治疗的特点,功能分级材料nCHAC/PLGA膜制备成三层,即8wt% nCHAC PLGA/4wt%nCHAC PLGA/PLGA。其中一面为多孔结构,利于细胞在其上生长;另一面表面光滑,籍此抑制细胞的粘附。以纯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膜作为对照,将样本浸泡在37℃人工唾液中,比较两者生物降解行为。结果膜重量持续减轻,nCHAC/PLGA三层式功能分级复合膜在4周后重量减少23.1%, 12周后减少88%;单层纯聚乳酸羟基乙酸膜在4周后重量减轻30.7%,12周后减轻98.9%。处理4周后,因纳米碳羟磷灰石的降解,介质中钙离子浓度显著增加。另外,浸泡nCHAC/PLGA膜的溶液pH值略高于浸泡纯PLGA膜者,提示nCHAC复合物可能对溶液中PLGA酸性产物具中和作用。实验过程中,测试样本整体原形能维持4周,8周和12周时变成粉末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膜的8wt% nCHAC PLGA多孔疏松面增加,PLGA致密光滑面亦出现小孔结构。结论复合膜的降解过程符合牙周修复的实际过程;此外,复合膜表面形成新的矿物结构,将对体内新骨再生起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促血管生成素与肿瘤性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血管生成素 (Ang)家族有 4个成员 ,其中Ang1和Ang2目前研究比较多 ,被认为与血管形成有关。体内、体外研究表明 ,Ang参与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生成。Ang家族与VEGF等其它促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肿瘤性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