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6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2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型月经后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60例寒凝血瘀型月经后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地屈孕酮),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温经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月经推迟、经色暗淡、经量减少、痛经积分分别为(0.76±0.49)、(0.50±0.55)、(0.73±0.65)、(0.71±0.59)分,均低于常规组的(1.18±0.54)、(0.94±0.64)、(1.34±0.77)、(1.24±0.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SH(12.06±3.29)U/L、LH(16.90±6.15)U/L低于常规组的(14.78±3.54)、(22.04±6.84)U/L,E2(41.33±5.25)pg/ml高于常规组的(37.64±4.87)pg/ml,子宫内膜厚度(0.71±... 相似文献
62.
2006年3月~2007年7月,笔者应用温经汤辅助药物流产,并与临床常用的生化汤作了对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64.
通过对《金匮要略》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的出处、条文、病因病机、组方用药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解析,总结两方异处之多,各有所长,为临床准确灵活运用两方给出思路,并为医者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5.
66.
67.
室女痛经是中医妇科门诊常见病之一,自1998-2004年,笔者以〈金匮〉温经汤化裁治疗室女痛经;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文经旨的探讨,提出温经汤并非单纯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还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妇科其他病证。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9.
正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或伴有头晕,或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剧痛晕倒等,称为痛经。中医称为"经行腹痛"。西医妇产科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 相似文献
70.
临床资料 8例患者均经妇产科确诊为幼稚子宫 ,其职业 :干部 2例 ,工人 1例 ,农民 5例 ;年龄 2 0~ 2 5岁 5例 ,2 6~ 2 8岁 3例 ;病程 :确诊在 3年以下者 6例 ,4年以上者 2例 ;伴随症状 :8例均有小腹隐痛 ,喜温按 ,平时腹部凉感 ,经色暗淡 ,挟有血块。 治疗方法 1八珍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