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3篇
  免费   1023篇
  国内免费   467篇
耳鼻咽喉   439篇
儿科学   425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822篇
口腔科学   372篇
临床医学   4395篇
内科学   2999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7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28篇
综合类   6678篇
预防医学   1287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2718篇
  62篇
中国医学   1339篇
肿瘤学   386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625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930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638篇
  2015年   705篇
  2014年   1205篇
  2013年   1175篇
  2012年   1598篇
  2011年   1666篇
  2010年   1569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411篇
  2006年   1253篇
  2005年   1299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设计一种角度可调节式头枕,探讨其在气管肿瘤患者行气道重建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角度可调节式头枕包括底座、头枕本体、铰链3个部分。选取接受气道重建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体位摆放,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角度可调节式头枕进行曲颈含胸位摆放。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体位摆放所用时间和护士、患者对体位摆放方法的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气道吻合口瘘,观察组患者体位摆放所用时间、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角度可调节式头枕操作简便,可有效预防术后气道吻合口瘘的发生,缩短患者体位摆放耗时,提高护士与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2.
993.
利多卡因在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减轻气道吸引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3例气管切开意识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气道内吸引,观察组吸引前用2%利多卡因0.5~1 ml沿气管内壁缓慢注入,待2~3 min后再行气道内吸引.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发生刺激性咳嗽、躁动等方面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在吸痰时与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读数均值两组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读数均值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气道内吸引前用2%利多卡因气道内注入,明显减轻机体的反应,降低对气管的刺激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RDS早产儿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胎龄(29.03±0.58)周;出生体质量(996.91±98.52)g;病程(3.48±0.56)h;临床分级Ⅰ级58例,Ⅱ级32例;Apgar评分(6.85±1.06)分。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NIPPV组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45例。NIPPV组给予NIPPV治疗,NCPAP组给予NCPAP治疗,若两组治疗后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或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12、24 h后和治疗结束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明显高于治疗前。NIPPV组治疗12、24 h后PaO2、OI明显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结束时Pa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PS使用率(22.22%vs 44.44%)、有创通气率(17.78%vs 40.00%)、氧疗时间[(71.42±7.62)h vs(85.62±9.24)h]、有创通气时间[(46.78±5.32)h vs(55.27±6.14)h]、住院时间[(30.42±3.65)d vs(35.62±3.89)d]、并发症率(31.11%vs 53.33%)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通气功能,有利于减少PS使用、有创通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一次性多功能人工气道输氧湿化管在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应用一次性多功能人工气道输氧湿化管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微量泵延长管与单鼻塞输氧管进行气道湿化。连续7天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气道湿化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第1d、第3d、第7d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每日刺激性呛咳次数、每日吸痰次数、每日输氧湿化管滑脱次数、痰痂形成累计例数、气道粘膜损伤累计例数以及第7d痰培养细菌学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多功能人工气道输氧湿化管可持续湿化气道,湿化效果稳定,易控制,有效降低了气道湿化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染部位、血清和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治疗过程和预后。结果①8例ITBA患者均接受过全身化疗,7例接受过放疗(包括后装放疗及I125粒子植入),2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②ITBA主要症状:咳嗽咳痰8例(100.0%)、胸闷5例(62.5%)、痰中带血2例(25.0%),发热1例(12.5%);胸部CT表现:无明显变化4例(50.0%)、病变部位气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2例(25.0%)、阻塞性肺不张2例(25.0%);气管镜下表现:伪膜型3例(37.5%)、阻塞型2例(25.0%)、溃疡型3例(37.5%);GM试验:血清GM试验阳性率为28.6%(2/7),平均值(0.37±0.21);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为100.0%(7/7),平均值(4.27±2.14),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和平均值均高于血清(2=7.78,P=0.005;t=4.79,P=0.003);③经伏立康唑等抗曲霉菌治疗后,1例痊愈,7例死亡,总生存时间为(4.07±3.31)个月。结论①肺癌、化疗、放疗、气道支架置入均可能成为ITBA的高危因素;②ITBA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预后差,纤维支气管镜在ITBA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灌洗液GM试验在诊断ITBA方面较血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高流量给氧仪在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衰竭患儿撤机拔管中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观察组患儿采用高流量给氧仪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高流量给氧仪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给氧仪应用于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有创机械通气后的过渡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苦参总生物碱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的防治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苦参总生物碱组)和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卵蛋白-氢氧化铝混悬液处理大鼠构建哮喘大鼠模型,空白组以生理盐水替代;给药组在激发后1 h灌胃10 mg/kg苦参总生物碱水溶液,1次/d,共灌胃28 d;地塞米松组在激发后1 h灌胃0. 5 mg/kg地塞米松溶液,1次/d,共灌胃28 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用蛋白印记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MP-9、TIMP-1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平滑肌增生,血清和肺组织中的MMP-9、TIMP-1和TGF-β1水平显著上升(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对大鼠灌胃苦参总生物碱后,支气管增生细胞和周围炎症细胞的浸润均减少,血清和肺组织中MMP-9、TIMP-1和TGF-β1的表达显著下调(P 0. 05),与地塞米松组具相同变化趋势。结论苦参总生物碱可以有效地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的重建,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MMP-9、TIMP-1和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9.
胡芳玉  李渊  熊志泉  邱洪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3261-3263,3268
目的 比较双水平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赣州地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RDS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双水平正压通气)和对照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各30例.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无创正压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有创呼吸机上机率、后期停氧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CO2、Pa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创正压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后期停氧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呼吸机上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有创呼吸机上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并未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后期停氧时间以及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甲医院ICU护士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现况,为制定针对性改进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5所三甲医院28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湿化临床实践及操作规范描述不一致,89.0%护士表示科室制定有人工气道湿化的操作规范;29.4%护士常规采用针筒滴注的湿化方式,50.4%护士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知识来源中护理院校教育(3.07±1.15)及自行查阅文献(3.47±1.13)得分较低;态度得分为(4.48±0.45)分。结论 ICU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临床实践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应加强ICU护士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相关的培训与教育,以提高气道湿化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