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5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297篇
基础医学   246篇
临床医学   1601篇
内科学   559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3200篇
预防医学   27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43篇
  58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567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干预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于广东省阳江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根据分娩体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无痛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无痛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及最终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会阴水肿及宫颈裂伤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别评估两组产妇分娩时自感疼痛程度及产后心理状态;采用新生儿Apgar量表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中转剖宫产发生率、阴道助产率、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会阴水肿及宫颈裂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VAS及产后EP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干预应用于无痛分娩中可缩短产程,降低转剖宫产、阴道助产发生率,减轻疼痛且缓解抑郁,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原则将孕妇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及孕妇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6.15%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母婴结局与孕妇血糖水平,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GDM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 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00%、1.67%、5.00%、3.33%,均低于对照组的50.00%、13.33%、20.00%、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33%、1.67%,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运用气囊仿生助产术改善自然分娩质量及母婴结局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545例自然分娩时宫缩乏力产妇,根据助产方式分为对照组(270例,缩宫素)与研究组(275例,气囊仿生助产术),均于整个围产期给予助产。比较两组产程、生产指标、不良母婴结局、分娩方式。结果 研究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97.82%)高于对照组(90.74%),产妇会阴切开与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时宫缩乏力产妇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可改善分娩质量和母婴结局,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5.
余雪青 《智慧健康》2022,(11):87-89
目的 探究产妇接受自由体位分娩对其产痛、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分娩产妇196例,均为单胎足月分娩,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9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与观察组(98例),对照组为坐式分娩,观察组为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出血量、产痛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盆底肌功能情况与妊娠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76.56±60.46)min、(43.62±5.32)min、(536.26±37.5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16.32±63.26)min、(52.53±5.22)min、(582.63±4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出血量、产痛评分与妊娠不良结局率分别为(179.55±26.54)mL、(2.77±0.46)分、5.10%低于对照组(196.53±25.62)mL、(3.49±0.65)分、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分娩控制感评分为(...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初产妇母婴结局中分娩镇痛配合自由体位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2019年6月12日至2020年6月12日于本院产科所收治的442例初产妇为研究样本。现按照产妇所应用的分娩体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66例以及观察组176例。两组受试者均接受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应用传统体位完成分娩工作,观察组则应用自由分娩体位完成分娩工作,具体为膝胸卧位和侧卧位以及坐位等,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VAS分数更低,差异明显(P<0.05),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值无明显差别(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Apgar分数更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以及会阴侧切率明显更低,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时间更短,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干预满意率为89.85%,观察组为98.86%。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干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于初次分娩的产妇来讲,实施分娩镇痛配合自由体位能缓解产妇痛苦,缩减生...  相似文献   
67.
为保证母婴安全,尽快结束分娩,行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但术后部分产妇出现了腹胀明显、肛门排气延迟等症状,对消化道功能恢复、泌乳时间、消化道舒适度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探索腹胀高发人群、进行术后妥善的消化道管理、促进消化道功能尽快恢复是产科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实验组综合应用早期临床干预措施、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功能训练,杜绝了腹胀、肛门排气延迟发生,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孕妇母婴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分析糖尿病合并妊娠69例临床资料,结合围生保健规范开展前后状况以资比较。结果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在围生保健规范开展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并发症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P<0.05)。终止妊娠时间以37~40孕周为宜,与<37孕周及>40孕周相比,新生儿病率及病死率最低(P<0.05,P<0.01)。结论完善围生保健工作,对减少母婴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孕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SLE孕妇临床资料, 根据孕期每天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均等量换算成泼尼松)分为≤7.5 mg组(67例)和>7.5 mg组(74例), 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2组的母婴结局。结果与>7.5 mg组相比, ≤7.5 mg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高[(2 990.69±532.20) g比(2 734.57±608.35) g、(48.97±2.34) cm比(47.43±3.38) cm、(17.69±6.16)×109/L比(15.11±6.00)×109/L、(276.92±74.51)×109/L比(240.05±69.29)×109/L], 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转儿科率则均较低(13.85%比30.43%、12.31%比3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2.587、3.068、2.354、2.841、5.301...  相似文献   
70.
虞善芝 《广西医学》2008,30(3):365-366
目的探讨产程中阴道检查是否会增加母婴感染的发生率。方法足月头位孕产妇200例,分阴查组、肛查组各100例。阴查前用络合碘稀释液消毒,肛查常规进行。并观察产前、产后的血常规,检查准确性的判断,住院期间母婴体温及新生儿黄疸等情况。结果两组母婴感染及新生儿黄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阴道检查不增加母婴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