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0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93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409篇
内科学   455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11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022篇
综合类   4286篇
预防医学   719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886篇
  56篇
中国医学   1449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651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425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59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严重烧伤患者的创面保护,是烧伤科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我院烧伤科自2000年引进荷兰产的“悬浮流体式烧伤治疗床”(以下简称悬浮床),治疗严重烧伤患者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以来,我科采用骨髓创面植皮修复4例患者烧伤后指(趾)背区骨外露,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3~45岁。烧伤面积1·5%~11%体表总面积(TBSA),均为Ⅲ度创面。致伤原因:电击伤1例,热液烫伤1例,火焰烧伤2例。4例共13指(趾),其中有3足趾,均为指(趾)背区骨外露,指(趾)伸肌腱外露坏死,10指(趾)指间关节外露。1·2治疗方法清除指(趾)骨骨面干痂及坏死的侧腱束和中央束近端,周围肉芽组织予修剪,用咬骨钳咬去裸露的指(趾)骨皮质,显露骨髓腔,尽量保留周围的软组织,指(趾)间关节裸露处,咬去关…  相似文献   
13.
头皮癌切除后创面修复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皮癌切除后创面修复八例报告安徽省池州地区医院(贵池市247100)开大顺胡安贵发生于头皮的癌肿以鳞状上皮癌为多见,其次为基底细胞癌、汗腺癌、瘢痕癌等。我院1981~1993年收治头皮癌12例,其中8例为鳞状上皮癌,经手术切除癌肿,采用转移皮瓣修复创...  相似文献   
14.
分析43例烧伤初期Ⅱ°创面演变为临床Ⅲ°烧伤创面的病人资料,发现演变多发生在伤后第1~21天,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清创、休克及并发症有关。因此,除进一步减少创面损伤外,应注意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处理好饶伤初期Ⅱ°创面。  相似文献   
15.
吴正球 《广西医学》2002,24(10):1685-1686
1992年至 1 998年底 ,笔者用自拟“二黄珍珠药贴”外治烧残余创面 1 0 3例 ,并随机设对照组按传统换药方法治疗 95例 ,结果表明 ,该药贴能加快创面愈合 ,疗效较为满意。现作回顾性总结。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例 ,均为同期在我院烧伤外科住院的病人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 3岁 ,平均年龄 3 2 .3岁。各种程度烧伤病例残余创面发生见表 1。1 .2 临床表现 :烧伤病人住院后 ,经抢救治疗 ,创面清创用药或多次清创植皮手术等方法治疗 ,生命体征稳定和 (或 )部分创面已愈合 ,仍残留面积大小不等的肉芽创面 ,创面呈…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经B超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残余胆囊伴结石12例。现就其声像图表现和漏诊原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应用网套法、冲洗法、推石法、咬石法和电击碎石法等多种取石技巧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257例(98.8%)患者取净结石,3例患者经胆道镜检发现肝内胆管狭窄并巨大结石嵌顿而再次手术,平均取石2.7次。结论:网套法、冲洗法、推石法、咬石法和电击碎石法等多种取石技巧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取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方法:应用介入方法经T管窦道网蓝取石,结果:治疗3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成功率达92.3%,结论:经T管窦道网蓝取石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及其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选12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选择相对均匀的深Ⅱ度创面作为实验创面并分为3个研究区域,即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伤后24h内行削痂术.术前在实验创面切取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前实验区标本,行削痂后创面均以辐照猪皮覆盖.术中部分创面保留不予手术,该保留创面作为未手术实验区.于伤后5~7d行第2次手术,分别切取经削痂处理和未手术区的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标本.采用组织培养和ELISA技术测定创面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并对创面组织中新生肉芽形成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局部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P<0.05);创面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P<0.05).结论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可以促进局部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促进新生肉芽形成,有利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从而提示了伤后24h内削痂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