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5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空气间隙及蔗糖间隙法分别记录大鼠及兔离体上颈交感神经节电位的慢变化,在不刺激节前神经的大鼠、兔实验中,梭曼不引起节电位去极化。在刺激节前交感神经干的状态下,梭曼引起神经节去极化,去极化电位持续整个实验过程。梭曼引起的去极化电位可为HI-6所恢复,但不被六甲溴铵、东莨菪硷所影响,也不因停止刺激节前神经而自然恢复。本文对刺激节前在梭曼阻断神经节作用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模拟高原大鼠梭曼中毒血液单胺类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了模拟4000m高原大鼠复合梭曼中毒后不 清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等5种单胺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鼠在模拟高的状态和复合中一道因中单胺物质的含量民平原对照相比,以及72μg/kg中毒组与56μg/kg中毒组和高原对照组相比,明显同(P〈0.01)。提示高原复合梭曼中体内单胺类物质的  相似文献   
53.
梭曼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梭曼是一种剧毒的有机磷酸酯神经性毒剂。本文回顾近40年来人们对梭曼中毒的预防和治疗的历史以及最新动态;此外还针对梭曼毒理学比其它强效神经毒剂复杂的特点,对梭曼中毒治疗提出较全面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测定人尿液样品中微量沙林和梭曼降解产物。方法:^1H-NMR和^19F-NMR。结果和结论:创新建立了选择性双重自旋回波^1H-NMR和定量氟离子^19F-NMR技术,并且利用它们互相补充选择性检测有关毒剂降解产物中烷基甲膦酸的特征甲基质子、氟离子及其含量。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尿液样品分析不需要分离、提取和衍生化,毒剂无损失。通过FID信号累加测定,烷基甲膦酸和氟离子的检测限可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不同种属动物及人血液对梭曼的解毒能力与血液中几种梭曼解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血液中梭曼残留浓度及解毒酶活性。结果 小鼠、豚鼠、犬、人血浆对梭曼的解毒能力要明显高于其自身红细胞的解毒能力 ,血浆对梭曼的解毒能力依小鼠、豚鼠、犬、人的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啮齿类动物血液中羧酸酯酶 (CaE)活性位点数目多且与梭曼结合快 ,因此在梭曼解毒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犬、人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在梭曼解毒中占据了重要的解毒地位 ,犬、人血液中CaE基本没有参与梭曼解毒。结论 血液解毒能力的种属差异与种属间解毒酶结合位点数量的多少及梭曼与酶的结合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Beckman-6300氨基酸分析仪和601黄金系统色谱工作站,对梭曼惊厥后不同时相大鼠的新鲜脑组织进行定位检测。结果:梭曼诱发惊厥后脑内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水平显著降低,谷氨酸下降最明显的是惊厥30min后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分别是正常组的53.2%和52.6%,小脑的嗅球内谷氨酸水平显著下降,天门冬氨酸更易受梭曼中毒的影响,惊厥后5、30、9  相似文献   
57.
模拟4 000 m高原梭曼中毒大鼠脑游离脂肪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常脑组织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AA)含量很少,当脑循环障碍时FFA蓄积[1]。脑组织游离脂肪酸蓄积被认为是引起病理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探讨模拟4 000 m高原梭曼中毒脑组织FFA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梭曼异构体气相色谱分析及在小鼠脑及膈肌中的浓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灵敏、可靠的梭曼光学异构体气相分析方法以测定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梭曼的浓度。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实现梭曼 4个异构体的分离 ;用二异丙基氟磷酸酯作内标 ,测定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 )梭曼。结果 :梭曼 4个异构体在确定的气相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C(± )P(- )梭曼在小鼠脑匀浆中及膈肌匀浆中 ,0 .5~ 10ng/ 2ml浓度范围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日间、日内精密度在 10 %以内 ,提取方法的回收率为 5 3.6%~ 60 .2 %。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考察了小鼠皮下染毒后 ,脑与膈肌中游离C(± )P( )梭曼的浓度 ,方法重复性好。结论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测定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 )梭曼的浓度 ,方法灵敏、可靠 ,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对家兔急性梭曼中毒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UBIO治疗组及复合治疗组,各组于14d后检测家兔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家兔梭曼中毒后,血清MDA含量及CAT活性明显升高(P〈0.01),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经UBIO或复合治疗后,与中毒组血清MDA含量比较明显降低(P〈0.01),SOD、GSH—Px及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家兔梭曼急性中毒后可伴有明显的氧自由基损伤,UBIO能明显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可以应用于梭曼急性中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家兔梭曼中毒后肝脏自由基损伤情况及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ltraviolet blood irradiation andoxygenation,UBIO)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兔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雌雄不拘,包括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UBIO治疗组及UBIO联合常规治疗(复合治疗)组,连续观察14天,记录家兔存活率,检测肝组织中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家兔梭曼中毒后肝脏T-AOC、SOD、GSH-Px、GS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AT活性及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经UBIO治疗或复合治疗后,肝组织中T-AOC、SOD、GSH-Px、CAT、GST活性明显高于(P<0.05),而MDA含量明显低于中毒组(P<0.01)。结论:家兔梭曼中毒后可引起肝脏自由基损伤,UBIO治疗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急性梭曼中毒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