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78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18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548篇 |
预防医学 | 200篇 |
药学 | 366篇 |
中国医学 | 1713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下品,且历代本草多有记载。由于早期本草对白头翁形态描述不明,多以“近根处有白茸”的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中国古代的本草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学的传统科学.有着十分明显的继承性.历代新本草学著作的出现.都是在继承其前代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新的内容,使之不断丰富起来.从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明清以 相似文献
949.
黄芪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另有一种红芪来源于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它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原名“黄耆”,列为上品,后代诸家本草多有记载。1 黄芪的产地 黄芪产地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陶弘景谓:“生白水(今四川松潘或碧口附近)者冷,补……生蜀郡(今四川梓潼、平武、成都、雅安)白水、汉中(今陕西南郑)。 相似文献
950.
黑点蛤蚧与红点蛤蚧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点蛤蚧自古以来为我国蛤蚧正品,并被国家药典收载.红点蛤蚧自清代中后期零星进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黑点蛤蚧日趋濒危,红点蛤蚧迅速成为蛤蚧市场主角,但业内对其贬褒各半,也一直没有被药典收载.红点蛤蚧是否能真正替代黑点蛤蚧在临床上的应用,亟需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予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