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7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99篇
预防医学   222篇
药学   437篇
中国医学   271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白正学 《中医杂志》2006,47(5):338-338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功能收敛止血,止痢,杀虫,补虚。《滇南本草》称其可治“腰痛”,《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能疗“闪挫”。笔者在临床重用仙鹤草45~60g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例,疗效较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2006,13(11):68-68
“醍醐灌顶”是一个成语。醍醐,为酥酪上凝聚的油;灌顶,是指将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如唐·顾况《行路难》诗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又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载: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日华子本草》言其“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可见“醍醐灌顶”无论是从治疗疾病的角度,还是从开启智慧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醍醐,俗称酥酪、醒醐,出自《雷公炮炙论》,又名酥油、琼…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有关牡丹皮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牡丹皮的历史考证与药用牡丹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4.
《本草纲目》美容药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集古代本草学之大成,收载1892种药物,内容极为丰富,其中用于美容的药物上百味,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剂型丰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按摩及发展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三百万年前 ,古人类就应用按摩防治疾病。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 4 5载 :“上古之时 ,医有俞跗”在其治病中明确按摩防治法。后至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按摩医治和专职按摩医生的记载 ,既治腹疾 ,又治骨伤痛 ,还着重防治保健。《史记》有对专职按摩医生的评价 :“好为方 ,多技能 ,为所按(摩 )法新”。古之《灵枢》、《素问》和出土汉墓《五十二病方》、《引书》等书 ,都涉及体、手、足、成人、小儿按摩防治介绍。从按摩防治来看 ,《管子》 :“纫胸称疾”唐玄龄注 :“自摩其胸 ,若有所痛”。《汉书·苏武传》用脚“蹈其背”以治错迷而…  相似文献   
26.
27.
本草考证认为:古代药用夏枯草来源于夏枯草属的夏枯草和山菠菜,药用部位古代用茎叶,现代用果穗,采集季节古代在花期,现代在果穗半枯时期,经用现代方法证明;花期、果期都可作为采收季节,药用部分以全草为宜。  相似文献   
28.
赵勇  赵蕾 《医学信息》2006,19(6):1115-1116
半边莲又名急解索、细米草、蛇舌草等,是一味常用中药,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全草,其始载于《滇南本草》,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主要分布于中南、东南及西南等地,常生于水田边、路沟旁及潮湿的阴坡、荒地上。  相似文献   
29.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结合中医古籍、医家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认为黄芪的症靶为肢体活动不利、肌肉无力、疮毒内陷、脏器下垂、肢体麻木等,标靶为尿蛋白升高、血糖不稳、白细胞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等;此外,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并且对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肿瘤等具有一定治疗作用。黄芪的综合毒性试验显示其无明显长期毒性和急性毒性,《中国药典》规定黄芪用量为9~30 g,临床内服多应用9~120 g,最大可至500 g。临床应结合症靶、标靶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30.
通过查阅古代相关本草、医籍、经史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藿香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栽培、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可为含藿香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本草考证分析可知,历代本草多以“藿香”为正名,所用主流基原均为Pogostemon cablin,为区别于明代以来我国民间习用的同科另一种植物土藿香Agastache rugosa及推崇道地产区而有“广藿香”之名;广藿香原产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早期因作香料经广东等地传入我国,宋代以来便已在我国南方引种成功;药用部位多为其干燥地上部分,亦有将其叶、梗分开单独使用;历代推崇的道地产区为广东,现广东广州、肇庆、湛江和海南省多有栽培,以石牌所产最为知名;广藿香主要为扦插繁殖,二月生苗,六月采收;产地加工方法主要为闷晒法,放置阳光下反复闷晒至有芳香气味、颜色转黄;炮制方法多以净选后生品入药。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养胃汤中所用藿香以P. cablin为基原,取叶片生品入药,而藿朴夏苓汤则建议选择土藿香A. rugosa除去根及老茎的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