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90篇
预防医学   222篇
药学   426篇
中国医学   269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白芍与赤芍均来源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通常认为加工方法是导致2种药材功效差异的本质原因,仅根据加工方法而不考虑药材种质,就会出现药材的性状、活性成分含量不能很好吻合药材的质量标准。芍药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白芍和赤芍的本草考证、种质差异及药材化学成分差异的影响3个方面阐明了白芍和赤芍药材的种质存在的差异,白芍应为古人从野生芍药中选育出的栽培品种P.lactiflora ′Baishao′。白芍与赤芍基原问题的澄清可为优质药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附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为包含附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附子药材主流基原为毛茛科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药用部位为其子根,以四川绵阳为道地产区;宋代起开始大规模种植,清代陕西成为另一产区,但品质不及四川。附子炮制历史变迁复杂,由火制转变为水火共制,其辅料也经历了"简单-复杂-简单"的演变过程。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附子药材以乌头A.carmichaeli子根为来源,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黑顺片"炮制品的加工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93.
通过查找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文献资料,并结合现代文献对天冬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及采收加工炮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本草考证,为经典名方中天冬的应用提供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天冬历代的主流基原清晰,即为《中国植物志》收载的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历代产地记载较多,从最早记载的山东泰山一带逐步扩展到长江流域。近代则推崇西南地区所产,呈现由东向西南迁移的趋势。古代天冬药材产地加工时多强调去心,原因可能为食用方便,近代以来已不再去心。因此,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时天冬药材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94.
甘草隶属豆科甘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是中医方剂和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中药品种,素有"国老"的美誉。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著作几乎都有记载,然而由于各个朝代对中药的认知水平不一,其对甘草的阐述亦各有发挥,不尽相同。为正本清源,澄清混乱,对甘草的实名、基原、产地等进行了详尽考证,以期如实、全面地反映甘草的沿革。  相似文献   
195.
196.
本草饮食习俗是以本草作为食材的饮食习俗,食俗本草具有保健养生、防病祛疾的功效作用。本草饮食习俗与时令节气、传统节日关系密切,是我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生产劳动的文明成果。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城镇化和市民化逐步改变了农业社会结构、农耕生产模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本草饮食习俗也因存在的社会基础逐步变迁而日渐式微。研究本草饮食习俗中的科学、健康养生内涵,结合城镇化和市民化的社会特征,传承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本草饮食习俗,实现本草饮食习俗在新时代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7.
训诂学对于解读中医文献有重要意义,而当前训诂学发展的重点在基础理论的建设上。本草名物词训诂是中医训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研究较多较成熟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本草名物词的训诂和本草名物词的训诂研究。本研究通过结合词汇学、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当代的本草名物词训诂研究,以期厘清本草名物词训诂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明确其工作内容和研究性质,促进本草名物词训诂研究更加系统而深入地进行,进而促进中医文献的解读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8.
当归饮子作为经典名方之一, 最初记载于《严氏济生方》, 主要用于治疗病机为血虚风燥的各种皮肤疾病。本研究通过查阅历代古籍及现代相关文献, 从处方源流、药味组成及加减变化、药味剂量及煎服法、方义及功效辨析、药材基原及炮制、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当归饮子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和总结。经考证共发掘古代文献80余种, 现代文献170篇, 认为本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10味药组成, 配伍相对恒定, 以水煎内服为主, 对以血虚风燥为基本病机的皮肤病症有较广泛的应用, 古今变化不大, 争议较小, 为当归饮子的复方制剂研发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9.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下品,且历代本草多有记载.由于早期本草对白头翁形态描述不明,多以"近根处有白茸"的植物认为是白头翁.  相似文献   
200.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的全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明·朱棣《救荒本草》、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均描述其“性苦寒,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国内外对绞股蓝的化学成分研究比较深入,现已分离出83种与人参皂甙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甙(gypenosides,GPS),其中GPSⅢ、Ⅳ、Ⅷ、Ⅻ分别与人参皂甙Rb1、Rb2、Rd、F2结构完全相同.动物文验中未见毒性反应。绞股蓝是人参属以外唯一禽有人参皂甙的植物。除GPS外,绞股蓝还含有脂肪、蛋白质、黄酮类、糖类、氨基酸、无机元素、纤维素、维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