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90篇
预防医学   222篇
药学   426篇
中国医学   269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正>不知不觉间,冬天已走到了尽头。田野里的冻土也渐渐消融,温暖的春风跟着就刮了过来。天公作美,又淅淅沥沥下几场春雨。这时,岗坡上、田埂上、梨树下,便会拱出一片片绿绒绒的荠菜芽来。过个三五日,细嫩的荠菜芽全变成肥肥壮壮的锯齿状叶片了,在野菜家族里,荠菜似乎是春天的第一抹绿,不记得还有什么野菜比它绿得更早。我从小就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诸多野菜中,我认为荠菜的口感和味道最佳,是野菜中的上品,历来受人赞美,苏轼谓其"天然  相似文献   
142.
<正>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香椿树的枝丫绽出了紫中带绿的嫩芽,采摘下来,烹制成香椿菜肴,脆嫩新鲜,香气浓郁,味美爽口。香椿,又叫山椿、椿花、香椿芽、香椿头,被称为"树上蔬菜",原产于我国,长江南北广大地区均有栽培。香椿种类较多,根据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大类。紫香椿比绿香椿香味浓,纤维少,油脂含量高,口感好。香椿芽风味独特,诱人食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春季佳蔬。据分析,每100克新鲜椿芽  相似文献   
143.
彭华胜  郝近大  黄璐琦 《中药材》2015,(8):1750-1755
道地药材经历了从雏形、发展到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道地药材包涵了很多要素,自然要素有种质、产区、药用部位,人文要素有采集与加工、经验鉴别与质量评价等。随着道地药材的发展,道地药材的要素也经历了沿革与变迁。导致道地药材要素变迁的原因,可能有疆域变迁及其交通便利、地缘政治格局、军阀割据、气候、资源过度利用、引种以及品种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4.
传统的本草疗法是建立在大量的各种个人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的,即所谓的“经验性本草疗法(Experience—based phytotherapy)”,其中,中国传统医学是众多传统医学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余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医药(包括针灸)在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中的作用,相关报道屡见不鲜。而国内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中医临床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不但大量临床诊治研究见诸文献,而且参照最新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相继建立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诊断和分型标准。无疑,国内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学者们,在加强中医中药、针灸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掘的同时,已重视对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5.
[目的]通过考证《履巉岩本草》中麸盐子及五倍子苗的基原,为后续中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并结合植物名称、形态特征、性味功效等,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进行植物分类学的合理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发现,麸盐子与漆树科黄连木植物形态特征、性味功效描述相符,历史记载较少,近似名"盐麸子"多见于本草典籍;五倍子苗与盐肤木形态特征相符,盐肤木变种"滨盐肤木"形态则与五倍子苗差异明显,且今杭州周边未见"滨盐肤木"分布。[结论]《履巉岩本草》所绘麸盐子药图为今漆树科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而五倍子苗药图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相似文献   
146.
对葛属资源记载情况进行整理和历代本草学的研究认为,南北朝以前时期用的葛根品种为野葛,南北朝至汉唐时期记载为甘葛藤,宋代及明清以后本草记载葛根品种开始多样化发展,出现家种和野生两品种并列的情况,为甘葛藤和野葛,药食两用一直沿用至今。《本草品汇精要》记载以江浙、南康、庐陵为道地,当今道地产区不明显。葛类中药古今用药功效基本一致。野葛和甘葛藤为主流品种,该属其它资源是否都能药用需进一步临床验证。《中国药典》分列葛根和粉葛两药,应以临床为导向更加完善质量标准。该研究为葛类中药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7.
核准李时珍所引用的医药文献,不仅对《本草纲目》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作为一个范例,探索古代医家文献引用的普遍规律。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引用书名标注方式存在规律性,一般包括:书名、简称、别名、作者姓名(姓氏、名、字、号)、修订增补者姓名(姓氏、名、字、号)等。其引据文献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如可用以考证元代吴瑞的重要本草学著作《日用本草》各版之真伪,可证实明代《食物本草》的作者与版本真伪。《本草纲目》增引的276家医书中,有64种未见于此前其他书目记载。同时,《本草纲目》引书也存在两书混一、一书重出、误引书名、误写作者、存目未引等问题,需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8.
通过收集中医古籍文献数据,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炮制品种及处方剂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分析,为经典名方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经考证,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白酒”为低度米酒(酒精浓度10%~20%),其余药物炮制品种应选用生瓜蒌、生薤白、姜半夏。研究发现,半夏剂量应选择吴迁本“半夏半升”为宜。瓜蒌薤白半夏汤标准剂量为瓜蒌55.422 g, 薤白46.875 g,姜半夏61.990 g, 白酒2 000 mL, 现代中医临床参考用量为瓜蒌15 g,薤白12 g,姜半夏16 g,白酒500 mL。   相似文献   
149.
血燕考证与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窝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CollocalentaL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的巢窝.  相似文献   
150.
对中药的本草考证,是推动经典名方开发与上市的前期工作。查阅现代文献发现,近年对桃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药理成分、药代动力学、医案等方面,鲜有从古籍文献出发对桃仁的基原、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经考证发现,桃仁的常用名有"桃仁""桃核仁",产地较广;从品种而言,桃仁的植物来源古今变化不大,清代以前,桃仁的植物来源为山桃或毛桃的种子,近代以来桃或山桃的种子成为主流,不同著作关于桃仁植物来源的拉丁学名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桃Amygdalus persica,山桃A. davidiana拉丁学名较为合理。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桃仁润燥,宜去皮、尖,炒黄。桃核承气汤和桃红四物汤原方中桃仁的炮制方法应当皆为"去皮、尖,炒黄",身痛逐瘀汤中桃仁的炮制方法则应为"连皮、尖,生用"。桃仁主治闭经、瘕邪、小虫、胸痹、咳喘、便秘等多个病证,血虚者、血燥者、孕妇等群体慎用或勿用。现代临床应用仅是对古籍记载的部分继承,提示桃仁还有许多功效可供考证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以扩大临床应用。古籍关于桃仁的性味归经、品质评定与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内容较一致。因桃仁外观与杏仁相似,尤以粉碎后难以区分,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予以鉴别,建议医疗机构采购桃仁时尽量采购未经粉碎的桃仁,药房根据临床需求再进行加工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