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06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478篇 |
基础医学 | 128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34篇 |
内科学 | 122篇 |
皮肤病学 | 36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1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8篇 |
综合类 | 1909篇 |
预防医学 | 1666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799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385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60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458篇 |
2010年 | 442篇 |
2009年 | 491篇 |
2008年 | 729篇 |
2007年 | 565篇 |
2006年 | 575篇 |
2005年 | 649篇 |
2004年 | 307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24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随着医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现代对于"天癸"的研究也颇多,认为"天癸"多与生殖功能相关,不再是月经的代名词。近代受到西方妇产科学、生理学及内分泌学的影响,对"天癸"的研究自民国时期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把"天癸"物质化,认为"天癸"是生殖腺(睾丸、卵巢)、精子或卵子、荷尔蒙,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经过后世医家不断的解读和完善,"天癸"学说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结合西方医学的生理学知识,"天癸"的认识领域逐渐拓宽,"天癸"不是仅仅单纯物质的一种指代,更多的是与生殖、遗传、内分泌、神经及免疫系统关系密切,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是物质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2.
主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多病因导致排卵功能障碍引起月经失调的妇科常见病,本文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病机的认识,结合各个医家以传统调经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体会,说明周期调经法具有调节性激素水平的优势,既与西医所认识卵巢性激素周期性波动的机制相符,又符合中医所认识的胞宫定时藏泻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53.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l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是引起月经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COS引起的月经失调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帽状腱膜下穴位注射预防性治疗与口服西药治疗对月经周期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月经期偏头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帽状腱膜下穴位注射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32例。穴位注射组于月经前10天开始,选取8个头部穴位分2组交替注射,2天注射1次,4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药物治疗组口服西比灵(氟桂利嗪)2.5mg,每晚口服1次,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P<0.05);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均P<0.01);治疗后穴位注射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较药物治疗组改善显著(均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帽状腱膜下穴位注射预防性治疗月经周期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优于口服西药西比灵。 相似文献
155.
患者,女性,15岁。无月经初潮。自觉下腹部包块3~4d。超声检查:盆腔内探及两个子宫回声,大小分别为4.3cm×2.4cm×3.0cm、4.4cm×2.3cm×2.9cm,形态规则,肌层回声均匀。右侧宫腔分离0.4cm,内为无回声区;左侧子宫内膜清晰居中。左右两侧卵巢大小均正常,未见异常回声。于左右两侧子宫下方分别扫及11.9cm×5.7cm×4.4cm和10.2cm×5.9cm×5.3cm椭圆形无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见大量细光点及絮状物漂浮,右侧无回声区与右侧宫腔液性无回声区相通。B超提示:①双子宫(右侧宫腔积液);②盆腔囊性肿块(考虑为双侧处女膜闭锁所致双侧阴道积血)(图1,2… 相似文献
156.
<正>1病例报告患者,4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伴双侧股内侧疼痛1月于2015年8月22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并自扪及下腹部包块,约150 mm×120 mm×100 mm大小,伴双侧股内侧疼痛不适。当时未行任何治疗,包块渐增大,下腹渐膨隆,病程中无月经改变及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腹痛、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饮食睡眠可,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4~5天,周期28天,量中等,无痛经,末次 相似文献
157.
病例:患者女,25岁,孕1产0,因停经40d于2004年10月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月经规律,入院后阴道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宫腔内可见1约2.0cm×1.0cm孕囊回声,囊内可见胎芽及心管搏动,诊断:早孕.患者要求行人工流产术.术前检查:T 36.8℃ P 80次/min,R 20次/min,BP16/10kPa,血尿常规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分泌物少许,宫颈光滑,子宫水平偏后位,大小如孕50d,活动度好,双附件未触及异常.遂在宫颈局部注射麻醉药后行人工流产术,术前官腔8.5cm,术中经过顺利,有宫腔粗糙感,术后见少量刮出物为蜕膜组织,未见绒毛组织,随即要求患者喝水憋尿,下午行腹部B超复查. 相似文献
158.
患者,女,38岁,弱智。其家人代诉,末次月经不清,2005年1月28日下午5点出现下腹痛,于当晚9点入院。体检,T36.5℃、P88次/分、R20次/分、BPl20/80mmHg,腹隆起,纵椭圆形。产检,宫高32cm、腹围95cm,臀位,宫缩不规则,胎心不清。肛检,宫颈管未消失,宫口未开,先露足达“-3”,膜未破。入院初步诊断:1,孕足月待产G4P3臀位:2.死胎?。因家属无钱办理入院手续及进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59.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委缩向衰退过渡的时期,此期最常见的表现为月经改变,一般发生在40~60岁,这个时期长短不一,常见的妇科问题为异常子宫出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为了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特点,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维护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十分重要.现对206例异常子宫出血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0.
情绪反应、个性特征与月经失调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月经失调在女学生中的发生情况,探讨月经失调与情绪状态、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法和心理测验法,对521名调查对象实施了月经健康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月经失调占总调查人数的44.7%;应激时的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平时;女生月经失调发生率有随年龄、考试应激时焦虑、抑郁反应强度以及特质焦虑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情绪状态、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女生月经失调的发病起重要作用,临床应重视相应心理干预对策的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