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442篇 |
免费 | 2308篇 |
国内免费 | 6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9篇 |
儿科学 | 7366篇 |
妇产科学 | 1340篇 |
基础医学 | 2782篇 |
口腔科学 | 53篇 |
临床医学 | 14472篇 |
内科学 | 1661篇 |
皮肤病学 | 261篇 |
神经病学 | 542篇 |
特种医学 | 139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140篇 |
综合类 | 29888篇 |
预防医学 | 12898篇 |
眼科学 | 275篇 |
药学 | 12839篇 |
232篇 | |
中国医学 | 3749篇 |
肿瘤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4篇 |
2023年 | 1228篇 |
2022年 | 1623篇 |
2021年 | 2978篇 |
2020年 | 1982篇 |
2019年 | 1833篇 |
2018年 | 771篇 |
2017年 | 1716篇 |
2016年 | 1661篇 |
2015年 | 2046篇 |
2014年 | 3888篇 |
2013年 | 4212篇 |
2012年 | 4814篇 |
2011年 | 5721篇 |
2010年 | 4939篇 |
2009年 | 4790篇 |
2008年 | 4992篇 |
2007年 | 4600篇 |
2006年 | 4213篇 |
2005年 | 4536篇 |
2004年 | 4196篇 |
2003年 | 3907篇 |
2002年 | 3315篇 |
2001年 | 3142篇 |
2000年 | 2436篇 |
1999年 | 2000篇 |
1998年 | 1846篇 |
1997年 | 1768篇 |
1996年 | 1464篇 |
1995年 | 1191篇 |
1994年 | 845篇 |
1993年 | 585篇 |
1992年 | 454篇 |
1991年 | 418篇 |
1990年 | 322篇 |
1989年 | 318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头颅MR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该院新生儿科救治的63例高胆红素脑病患儿(观察组)以及同期受检的63例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头颅MR改变情况以及观察组患儿不同时期(前期、中期和极期)的头颅MR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头颅MR异常率为76.19%(48/63),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7.94%(5/63)(?2=60.216,P=0.000);观察组患儿前期头颅MR异常率最低,中期高于前期,极期最高;观察组患儿前期、中期和后期头颅M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78,P=0.036)。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早期应用0.35 T磁共振机开展头颅MR检查,可有效降低头颅MR异常率,对改善新生儿结局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予蓝光照射,B组采取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并比较两组患儿体重、黄疸指数、胎便变黄时间、第1次胎便时间、患者家属对两种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的患儿胎便变黄时间及第1次胎便时间均低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黄疸指数、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在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期间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94.
995.
《吉林医学》2020,(2)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出生且未进行过任何治疗的新生儿60例,用经皮胆红素测定法分别测定新生儿头额部、左右脸颊、前胸部后入足心部的胆红素值,同时采取新生儿静脉血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分析和对比不同部位经皮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头额部、前胸部和足心部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有统计学差异;左右脸颊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额部、前胸部和足心部的经皮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有一定差异,稳定性较差,左右脸颊的经皮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具有一致性,临床可作为经皮检验胆红素的首选部位。 相似文献
996.
997.
《吉林医学》2020,(1)
目的:分析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探究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产科具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新生儿32例进行观察,根据感染的结局将宫内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将无感染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将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及CRP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 CRP以及脐血炎性反应指标的阳性率与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PCT主要集中于0.5~2 ng/ml,CRP值位于1~16. 5 mg/L范围之间;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PCT主要集中于<0.5 ng/ml,CRP值位于1~29.8 mg/L范围之间;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炎性反应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的特异度最高。结论:脐带血PCT可作为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并发VAP的51例患儿作为VAP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未发生VAP的51例NRDS患儿作为非VAP组。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有无出生窒息史、有无出生抢救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重复插管上机、每日吸痰次数、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是NRDS并发VAP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出生窒息史(OR=3.351)、出生抢救史(OR=4.672)、重复插管上机(OR=8.112)、机械通气时间(OR=5.064)、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OR=3.690)、每日吸痰次数≥8(OR=7.791)为NRDS并发VAP的危险因素,有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OR=0.474)为NRDS并发VA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有出生窒息史、出生抢救史、重复插管上机及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每日吸痰次数≥8为NRDS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为保护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最佳预防策略,以降低VAP发生风险,加快患儿恢复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亚甲减孕妇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的35例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77%,高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为24.62%,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减对孕产妇身体机能及胎儿均有一定影响,可增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先兆早产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治疗,给予观察组硫酸镁联合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_2(PGE_2)、一氧化氮(NO)及白介素-6(IL-6)]水平和新生儿结局(1分钟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PGE_2、NO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早产产妇采取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