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64篇 |
免费 | 1872篇 |
国内免费 | 5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9篇 |
儿科学 | 5896篇 |
妇产科学 | 1083篇 |
基础医学 | 2192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11535篇 |
内科学 | 1345篇 |
皮肤病学 | 214篇 |
神经病学 | 427篇 |
特种医学 | 111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909篇 |
综合类 | 24014篇 |
预防医学 | 10299篇 |
眼科学 | 224篇 |
药学 | 10236篇 |
190篇 | |
中国医学 | 3021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5篇 |
2023年 | 978篇 |
2022年 | 1298篇 |
2021年 | 2408篇 |
2020年 | 1595篇 |
2019年 | 1493篇 |
2018年 | 604篇 |
2017年 | 1391篇 |
2016年 | 1300篇 |
2015年 | 1633篇 |
2014年 | 3111篇 |
2013年 | 3393篇 |
2012年 | 3860篇 |
2011年 | 4568篇 |
2010年 | 3949篇 |
2009年 | 3848篇 |
2008年 | 3981篇 |
2007年 | 3691篇 |
2006年 | 3348篇 |
2005年 | 3630篇 |
2004年 | 3369篇 |
2003年 | 3124篇 |
2002年 | 2697篇 |
2001年 | 2467篇 |
2000年 | 1953篇 |
1999年 | 1592篇 |
1998年 | 1478篇 |
1997年 | 1438篇 |
1996年 | 1189篇 |
1995年 | 955篇 |
1994年 | 672篇 |
1993年 | 458篇 |
1992年 | 354篇 |
1991年 | 321篇 |
1990年 | 249篇 |
1989年 | 243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给新生儿加喂10%葡萄糖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将足月正常新生儿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出生后即行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母乳喂养.实验组在两次母乳之间加喂10%的葡萄糖.结果表明,新生儿第一次排黄色粪便的时间;5日龄血清胆红素的测定,目测两组新生儿黄疸情况,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加喂10%葡萄糖能有效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胃液稳定微泡试验及表面活性蛋白A检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液稳定微泡试验(SMT)及表面活性蛋白A(SP-A)检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测意义。方法110例胎龄24~36周,体重1 160—2 010 g,出生1 h内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抽取胃液1~2 ml行SMT,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P-A浓度。结果发生RDS早产儿的胃液稳定微泡数及SP-A浓度均低于未发生者[SMT:(5.7±2.4)个/mm2比(12.4±6.0)个/mm2,t=8.355,P<0.01;SP-A:(214.2±59.9)μg/L比(390.7±120.8)μg/L,t=10.232,P< 0.01]。胃液SMT、SP—A诊断RDS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微泡数≤7个/mm2、SP-A≤220μg/L。SMT诊断RD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准确率均高于SP-A测定(88.2%比67.6%,X2=4.19,P<0.05;89.5%比65.8%,X2=12.28,P<0.01;78.9%比46.9%,X2=9.21,P< 0.01;94.4%比82.0%,X2=5.14,P<0.05;89.1%比66.4%,X2=16.41,P<0.01)。结论胃液SMT是预测RDS快捷、简便、经济、可靠的手段。与SP-A测定相比,该法预测效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3.
84.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早期发现新生儿的听力障碍 ,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方法 ]对 45 7例活产新生儿 ,在出生后 72h内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通过者有 3 86例 ,占 84.46% ;未通过者 71例 ,占 15 .5 4%。 [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从而预防和减少儿童的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马寿恒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7):884-885
目的:总结86例新生儿窒息合并代谢紊乱的情况。方法:对83例窒息新生儿在入院当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均作血气分析,血钠、钾、氯、钙、镁及血糖测定。结果:合并酸中毒61例,其中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52例,其次为混合性酸中毒,低钠血症35例,低钙血症30例,低氯血症11例。高钾血症5例,低镁血症5例,低血糖4例,高血糖3例。结论:83例窒息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尤以代谢性酸中毒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低钠、低钙。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过程中,应重视代谢紊乱的纠正,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量体温是护理活动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技能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体温的观察可以协助医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新生儿做为一个特殊群体,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所以快速、准确地观察体温变化,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疗效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N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气管插管滴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按照首次用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100 mg/kg)33例、B组(150 mg/kg)34例及C组(200 mg/kg)33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氧饱和度(ScO_(2))、肺顺应性(C_(dyn))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87.88%、96.97%,B、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ScO_(2)、C_(dyn)水平均高于A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S首剂量为150 mg/kg时治疗NRDS早产儿的效果与高剂量(200 mg/kg)接近,可有效改善患儿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和肺顺应性,促进临床症状缓解,且安全性和低剂量(100 mg/kg)接近。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NE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与NEC患儿临床护理常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体质量、身长、头围)水平、营养指标[清蛋白(Alb)、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水平、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身长、体质量和头围水平均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lb、SF和Hb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21±1.60)d,短于对照组的(14.30±2.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护理应用于NEC患儿可提高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和营养指标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营养护理。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