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21篇 |
免费 | 1318篇 |
国内免费 | 19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37篇 |
儿科学 | 158篇 |
妇产科学 | 172篇 |
基础医学 | 1867篇 |
口腔科学 | 540篇 |
临床医学 | 9222篇 |
内科学 | 2553篇 |
皮肤病学 | 100篇 |
神经病学 | 430篇 |
特种医学 | 11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3篇 |
外科学 | 4336篇 |
综合类 | 14593篇 |
预防医学 | 3161篇 |
眼科学 | 7210篇 |
药学 | 5867篇 |
157篇 | |
中国医学 | 2798篇 |
肿瘤学 | 2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14篇 |
2023年 | 723篇 |
2022年 | 941篇 |
2021年 | 1399篇 |
2020年 | 1146篇 |
2019年 | 833篇 |
2018年 | 438篇 |
2017年 | 830篇 |
2016年 | 1078篇 |
2015年 | 1253篇 |
2014年 | 2379篇 |
2013年 | 2570篇 |
2012年 | 3268篇 |
2011年 | 3700篇 |
2010年 | 3503篇 |
2009年 | 3297篇 |
2008年 | 3380篇 |
2007年 | 2973篇 |
2006年 | 2743篇 |
2005年 | 2910篇 |
2004年 | 2512篇 |
2003年 | 2358篇 |
2002年 | 2051篇 |
2001年 | 1736篇 |
2000年 | 1236篇 |
1999年 | 1145篇 |
1998年 | 951篇 |
1997年 | 840篇 |
1996年 | 778篇 |
1995年 | 648篇 |
1994年 | 526篇 |
1993年 | 345篇 |
1992年 | 269篇 |
1991年 | 252篇 |
1990年 | 206篇 |
1989年 | 199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1IME),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本科采用美国产专用气切人工鼻(Humid—Vent Filter)对6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62.
立体培养条件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立体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增殖及代谢情况。方法 以人纤维蛋白凝胶为载体,将人皮肤细胞中的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其中,以单层培养为对照,观察细胞对纤维蛋白胶的作用及其在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方面的生物学变化。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正常的生长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并能引起纤维蛋白凝胶的明显收缩。结论 该培养系统可用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且能较好地模拟其在创面愈合中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63.
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 制备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GAGs)-成纤维2细胞真皮替代物(DE),观察成纤维细胞(FB)在凝胶中的生长情况。研究不同含量壳多糖对FB和角质形成细胞(KC)生长的影响,不同含量壳多糖DE的抗感染能力以及DE裸鼠全层皮肤缺失移植试验,组织学研究其重建情况。随后在DE表面接种KC,先浸没培养,再气液界面培养,构建完善的人工皮肤。对DE和人工皮肤行组织学和电镜分析。结果 FB在凝胶中2-9d呈指数增生。DE基质配方对FB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促进KC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随壳多糖含量增大而增强。DE移植后支持早期真皮重建和血管化。扫描电镜示DE有丰富的微孔结构。结论 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是生物相容性好,有一定抗感染能力的新型胶原凝胶类活人工皮肤。 相似文献
964.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6,5(6):564-565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心肌梗塞及心绞痛临床价值的肯定。这一技术已在各大医院开展,但大多经股动脉途径。随着大腔指引导管的出现,经桡动脉及尺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我院自2004年-2005年开展经尺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共10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65.
林碧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7):649-65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解除关节疼痛,而且能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实施身心整体康复护理,对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改善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意义。2002年9月~2005年6月,我科共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28例,现将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6.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60例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其中治疗组163例(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治疗),对照组97例(仅内科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胆红素、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观察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63例的治疗有效率为64.4%,对照组97例的治疗有效率为3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经人工肝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TBIL由(462.8±155.0)μmol/L降至(328.0±121.3)μmol/L,DBIL由(293.5±90.8)μmol/L降至(199.6±75.3)μmol/L],凝血时间缩短[PT由(28.2±7.5)s缩短至(20.0±3.1)s],凝血酶原活动度提高[PTA由(28±9)%提高至(4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人工肝能短期内改善肝脏功能,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探讨增加通气死腔在自发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带有人工气道的过度通气患者30例,在人工气道与外界开口处,额外连接一个呼吸回路-延长管,即延长患者的呼吸道长度,扩大解剖死腔,增加重复呼吸的容积,利用扩大的解剖死腔重复吸入CO2,以纠正过度通气.结果 连接呼吸回路延长管4h后,血气分析值中pH值由7.52±0.05降至7.46±0.05、PaCO2值由27.17±3.96升至33.27±4.80.连接前后pH、PaCO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应用增加死腔通气,能很好地纠正自发过度通气患者的碱失衡,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中预防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357例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参照人工心脏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EOA)和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OAI),将EOAI >0.85 cm2/m2定义为不存在或仅有轻度的PPM,0.65≤EOAI≤0.85 cm2/m2定义为中度PPM,EOAI<0.65 cm2/m2定义为重度PPM.术中采用“三步法”预防PPM.若患者主动脉瓣环过小,则采用以下3种方法:(1)主动脉瓣置换采用单针单线不带垫片间断缝合技术;(2)应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3)主动脉瓣环扩大手术.结果 357例AVR,置换机械瓣272例、生物瓣85例.本组49例AVR采用单针单线间断缝合法.38例应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11例应用主动脉瓣环扩大手术.357例手术的PPM总发生率为6.4%,但无重度PPM发生.置换机械瓣的PPM发生率为1.8%,而生物瓣为21.2%.结论 AVR术中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PPM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探讨性激素的测定是否有助于确定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121周期,比较给予不同剂量雌激素时血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并依据P注射日E2水平分为<1,098 pmol/L、1,098~2,196 pmol/L、>2,196 pmol/L三组,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 结果 口服雌激素剂量6 mg、8 mg、10 mg、≥12 mg血中E2、L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值均低于1.59 nmol/L,6 mg组的P(1.49 nmol/L)显著高于≥12 mg组(0.89 nmol/L) (P=0.027).P注射日E2水平不同的3组患者基本情况、血中LH、P值、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2<1,098 pmol/L组与1,098~2,196 pmol/L组相比较,口服雌激素剂量大(P=0.002),作用时间长(P=0.023). 结论 血清E2、LH水平的测定对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机确定无肯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