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08篇
  免费   3795篇
  国内免费   3180篇
耳鼻咽喉   410篇
儿科学   848篇
妇产科学   636篇
基础医学   3674篇
口腔科学   958篇
临床医学   11523篇
内科学   8438篇
皮肤病学   1018篇
神经病学   2585篇
特种医学   16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8篇
外科学   2819篇
综合类   22923篇
预防医学   5843篇
眼科学   702篇
药学   16845篇
  125篇
中国医学   10146篇
肿瘤学   1620篇
  2024年   555篇
  2023年   1824篇
  2022年   2222篇
  2021年   2208篇
  2020年   1790篇
  2019年   1903篇
  2018年   993篇
  2017年   1580篇
  2016年   1829篇
  2015年   2049篇
  2014年   3317篇
  2013年   3323篇
  2012年   4614篇
  2011年   4941篇
  2010年   4424篇
  2009年   4504篇
  2008年   5468篇
  2007年   4990篇
  2006年   5198篇
  2005年   5287篇
  2004年   4162篇
  2003年   4101篇
  2002年   3297篇
  2001年   3017篇
  2000年   2250篇
  1999年   1760篇
  1998年   1590篇
  1997年   1491篇
  1996年   1447篇
  1995年   1333篇
  1994年   1044篇
  1993年   743篇
  1992年   721篇
  1991年   788篇
  1990年   645篇
  1989年   735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89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41-164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口服甲巯咪唑,对照组37例使用丙基硫氧嘧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的甲状腺激素指标FT_3、FT_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状腺激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9.2%(P>0.05)。观察组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甲亢患者治疗时,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甲状腺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43.
44.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研究抗缪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研究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AMH的检测结果,并收集20例经期正常的同龄妇女做为对照组检测AMH,比较两组之间AMH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人群年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群的AMH结果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H作为近年来应用的新指标,对PCOS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7.
枣庄市献血者HBsAg、抗-HCV、梅毒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本市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分析了HBsAg、抗-HCV、梅毒的阳性率情况和变化动态,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市中心血站2002年1月~2005年6月无偿献血者64609人(次),年龄18~55周岁。体重、血压、心肺听诊、血红蛋白等项检查合格。分析对象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干部,从事生产作业的为工人,献血登记没填职业的为无职业者,以及商业、农民、学生等职业由于献血者较合并其它项。1.2方法HBsAg、抗-HCV、梅毒均用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1.3统计分析数据汇总用Modern 2000TMV5.0软件。χ2检验和曲线拟合用SPSS11.0统计软…  相似文献   
48.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6):434-434,437
6.1.3抗血小板药物建议★对于有心血管疾病(CVD)史的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治疗(75~162mg/d)应作为二级预防策略。(A)★对于下列患者,阿司匹林治疗(75~162mg/d)应作为一级预防策略:☆伴有CVD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40岁或有其他危险因素(CVD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脂代谢紊乱或蛋白尿)者。(A)☆伴有CVD危险因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40岁或有其他危险因素(CVD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脂代谢紊乱或蛋白尿)者。(C)★对于年龄为30~40岁,尤其是伴有其他CVD危险因素者,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治疗。(E)★对年龄<21岁的患者不推…  相似文献   
49.
肥胖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及对降脂疗法效果有什么影响还不清楚。加强降脂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研究(REVERSAL)分析体重指数(BMI)对在中等强度与强度降脂疗法过程中血脂、C-反应蛋白(CRP)、斑块(血管内超声测定)的影响,发现虽然BMI高的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与高CRP,但对斑块多少、大小无明显影响。强度降脂疗法时,高BMI的人,  相似文献   
5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