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44篇 |
免费 | 4266篇 |
国内免费 | 34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0篇 |
儿科学 | 965篇 |
妇产科学 | 502篇 |
基础医学 | 2947篇 |
口腔科学 | 863篇 |
临床医学 | 8213篇 |
内科学 | 8269篇 |
皮肤病学 | 918篇 |
神经病学 | 1940篇 |
特种医学 | 15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8篇 |
外科学 | 3726篇 |
综合类 | 21231篇 |
预防医学 | 10036篇 |
眼科学 | 914篇 |
药学 | 20155篇 |
132篇 | |
中国医学 | 10571篇 |
肿瘤学 | 15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68篇 |
2023年 | 2945篇 |
2022年 | 3610篇 |
2021年 | 4351篇 |
2020年 | 2682篇 |
2019年 | 2477篇 |
2018年 | 1268篇 |
2017年 | 2011篇 |
2016年 | 2083篇 |
2015年 | 2685篇 |
2014年 | 4389篇 |
2013年 | 4427篇 |
2012年 | 5623篇 |
2011年 | 5466篇 |
2010年 | 4510篇 |
2009年 | 4183篇 |
2008年 | 5866篇 |
2007年 | 4224篇 |
2006年 | 4476篇 |
2005年 | 5591篇 |
2004年 | 5002篇 |
2003年 | 5182篇 |
2002年 | 3768篇 |
2001年 | 2049篇 |
2000年 | 1490篇 |
1999年 | 886篇 |
1998年 | 654篇 |
1997年 | 385篇 |
1996年 | 320篇 |
1995年 | 318篇 |
1994年 | 211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38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跟痛症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对于其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鉴别方法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结合周福贻教授的理论与临床经验从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等方面对跟痛症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2.
内吗啡肽在脊髓背角浅层的镇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吗啡肽(EM)是μ阿片受体(MOR)的内源性配体。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是阿片类物质调制外周伤害性信息的关键部位,其内含EM和MOR的结构很密集。在脊髓背角浅层,EM可以抑制初级传入末梢释放谷氨酸和P物质,增加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下行投射末梢在脊髓背角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抑制脊髓背角Ⅱ层(胶状质)兴奋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活性物质。在脊髓背角浅层EM可能通过以上途径实现对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并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该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6月~7月外科出院手术患者病例422份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22例手术患者中,405例使用抗茵药物,使用率95.97%;预防性用药305倒,占75.31%,治疗性用药138例,占34.07%,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03例,占25.43%;抗菌药物使用八大类共36种,使用率前三类的是:头孢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结论 围手术期的用药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规范和改进。 相似文献
54.
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侧支循环代偿障碍学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门静脉高压症(PHT)目前仍被认为是腹部外科最复杂和难治的疾病之一。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则可发生致命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因肝硬化终末期导致肝衰竭而死亡,或因脾大脾亢对机体产生损害。二十世纪80年代保脾术的兴起.肝移植的出现,使得当今在PHT外科治疗的认识上观点难以统一,因而出现了手术方法之多、争议之大、疗效不够理想等临床上难以解决的外科难题。 相似文献
55.
病例摘要:患者,男73岁,因双下肢无力伴尿潴留20日余入院。患者于2002年10月24日腰骶部出现群集的小水泡(在当地被诊断为带状疱疹),4天后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尿潴留。曾在外院按前列腺肥大治疗半个月,尿潴留不见好转,且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于11月13日按急性脊髓炎给予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治于2002年 相似文献
56.
门脉高压症的异位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数门脉高压症并发食道胃结合部静脉曲张 ,而某些病人在腹部不常见部位或食道胃结合部以外包括腹壁及腹膜后发生静脉曲张 ,称之为异位或迷走静脉曲张 ,实际上均属门脉高压症的门体循环间开放的侧支。发生率 30 %。这些异位静脉曲张主要位于消化道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 ,而少见于腹膜、胆道、阴道及膀胱 ,对于静脉曲张为何恒定地发生在一些部位而不在其他部位 ,原因尚不清楚。对于食管作为最常见的曲张部位的原因 ,有认为是此处离体循环的距离较近 ,即沿左胃静脉进入奇静脉之故。异位曲张是胃肠道出血的少见原因 ,由于其… 相似文献
57.
58.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