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2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553篇
内科学   38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11篇
特种医学   2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2219篇
预防医学   667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834篇
  18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15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儿童脑室内囊肿的技术要点与疗效,评估各类脑室内囊肿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利用磁共振脑脊液电影成像(Cine MRI)对17例脑室内囊肿患儿术前术后的脑脊液流速流量进行分析,探究内镜手术治疗各类脑室内囊肿最佳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术前诊断为侧脑窒囊肿8例,第三脑室囊肿2例,第四脑室囊肿4例,鞍上池囊肿2例,四叠体池囊肿1例.结果 术后Cine MRI显示所有患儿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7例患儿中有14例囊肿不同程度的缩小,3例无明显变化,囊肿缩小率达82.4%.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3-19个月,无囊肿增大及造瘘几堵塞病例.结论 Cine MRi及同位素脑池显像有助于了解脑窜内囊肿患儿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变化,是制定内镜手术方案和判断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神经导航使内镜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术后常规腰穿有利于重建脑脊液循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52.
目的 定量对比分析在前颞下锁孔人路中开放脑神经池前后至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方法 采用导航工具,在20侧尸头标本上,测量并对比开放脑神经池前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后岩床襞、基底动脉(BA)显露长度以及至BA顶端的操作角度.结果 开放脑神经池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为(136.7±19.8)mm2、(222.8±25.8)mm2;后岩床襞、BA显露长度为(11.5±0.6)mm、(10.3±2.0)mm以及至BA顶端的垂直操作角度(13.7±1.7)°,均有显著增加(P<0.05).至BA顶端的水平操作角度前后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开放脑神经池后能够增加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  相似文献   
953.
Alzheimer病患者扣带回后部损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扣带回后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名健康老人(正常对照组)行DTI、T1Flair及T2Flari检查,测量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分数值(FA)、平均弥散度(MD)及其λ1、λ2及λ33个特征值,分析上述诸项数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组患者扣带回后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5),而MD、λ1、λ2及λ3值明显升高(均P<0.05);FA值与MMSE评分不相关(r=-0.054,P>0.05),而MD值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1);λ1、λ2及λ3值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43,r=-0.69,r=-0.654,均P<0.01)。结论AD患者表现为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临床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这种损害反映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DTI可以用来监测AD疾病的进展及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54.
背景:基底核区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最容易造成相邻皮质脊髓束损伤,从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程度障碍。功能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真实有效地显示脑内白质结构,尤其是发生病变时,相邻和相关的白质纤维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以扩散张量成像的各向异性指数最为敏感。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左侧基底核缺血性和出血性病变对皮质脊髓束通路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皮质脊髓束通路各向异性指数的差异。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10/2008-12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完成。 对象:左侧基底核出血患者20例,左侧基底核缺血性病变患者27例。 方法:利用GE 1.5T扫描仪及SUN工作站行全脑数据收集和后处理,在各向异性指数图像上分别测量延髓、脑桥、大脑脚、基底核、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等层面的皮质脊髓束通路走行区各向异性指数的测量。兴趣区大小的确定由个体纤维束轴位图上其结构所决定,以不超出该结构的范围、同时有2人对兴趣区大小进行肯定为准。 主要观察指标:常规磁共振明确基底核区出血和缺血性病变患者,采集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并在工作站的扩散张量成像软件进行皮质脊髓束走行区域各向异性指数测量和分析。 结果:左侧基底核区的出血、缺血性病变对左侧皮质脊髓束通路各个水平层面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各向异性指数的统计学分析,α=0.05。缺血及出血性病变患者延髓水平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桥水平直至半卵圆中心各层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尤其是基底核层面和放射冠层面的P值最小,又以放射冠层面最明显。 结论:扩散张量成像结果显示,基底核区缺血性病变对大脑脚层面及其以上的皮质脊髓束的影响较出血性病变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感染患者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护理疗效.方法:对9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在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腰大池引流术操作均成功并治愈出院.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22例脑室出血病人采取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失败原因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12例重症颅内感染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失败和再治疗,并对治疗方法和结果分析.结果:12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除1例死亡和1例放弃治疗外均被治愈.结论:对重症颅内感染特别是经脑室内和(或)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失败时,定时行腰大池穿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重症颅内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8.
田勇  杨开创  张建民 《浙江医学》2011,33(11):1583-1585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腰大池置管引流在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所致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生采取预防性诊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至12月收治的Hunt—Hess分级Ⅰ-Ⅲ级,且在围术期间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80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分流依耐性脑积水的有关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有15例(18.75%)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单因素分析提示,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患者脑积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及有无发生脑室扩大患者脑积水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进一步作多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和脑室扩大是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时Hunt—Hess分级高、出现急性脑积水的aSAH患者,即使腰大池置管引流,还是容易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而年龄、性别、动脉瘤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与栓塞治疗)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59.
2006年6月—2010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对20例颅内感染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术加鞘内注射头孢匹胺钠,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0.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率及皮内滞留率。方法:建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尿嘧啶的方法,通过离体鼠皮透皮扩散试验,测定氟尿嘧啶泡囊凝胶的透皮扩散率及皮外残留率,并与氟尿嘧啶凝胶剂和医院制剂乳膏等作对照。结果: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的12 h的透皮累积扩散率仅为乳膏的10%,但皮内滞留率却增加2倍以上。结论: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可大大减少透过皮肤进入全身的药量,显著增加局部浓度,利于提高对皮肤病的疗效和降低全身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