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94篇
预防医学   252篇
药学   300篇
  4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5例)和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25例),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ALT、AST及TBIL改善情况及治疗6个月后HBe Ag及HBV-DNA转阴率。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ALT、AST及TBI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ALT、AST及TBIL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同时治疗前两组HBe Ag及HBV-DNA阳性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6个月后,两组HBe Ag及HBV-DNA均显著转阴,观察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柴胡解毒汤在治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该方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重庆三峡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注射,1次/d,连续2周后,再改为隔日1次,连用3个月;观察组在使用干扰素基础上采用中药柴胡解毒汤治疗,2次/d,同样治疗14 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比较、药物不良反应、血清IL-1β、IL-6、5-HT及TNF-α水平的变化、HBs Ag、HBe A、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中,对照组出现10例(33.00%),观察组4例(8.8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5-HT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HBs Ag阴转率为24.4%、HBe Ag阴转率为33.3%、HBV-DNA阴转率为4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HBs Ag阴转率为15.5%、HBe Ag阴转率为11.1%、HBV-DNA阴转率为2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解毒汤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传统干扰素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同时,该药对细胞因子等指标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考虑其可能是通过类似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歧视及抑郁性认知状况,并调查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歧视测量量表及抑郁性认知量表对多名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歧视总得分为(65.97±9.06)分,条目均分为(2.87±0.79)分;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抑郁性认知总得分为(20.22±3.10)分,各条目均分在1.7~3.1之间;不同歧视得分组别间的抑郁性认知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抑郁性认知总分与外在歧视维度得分(r=0.45,P0.01)、负性自我评价维度得分(r=0.45,P0.01)、感知的羞辱维度得分(r=0.45,P0.01)和歧视总分(r=0.48,P0.01)呈正相关。结论: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受歧视和抑郁性认知状况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医务人员应通过缓解患者的受歧视情况来降低患者的抑郁性认知,为育龄期乙肝感染患者消除歧视和预防抑郁障碍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笔者就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患者(118例),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40例)和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78例),血小板正常患者32例设为慢性乙肝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经健康检查排除慢性乙肝肝硬化的健康志愿者40例,设为对照组。根据HBV-DNA载量水平将118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低载量组(30例)、中载量组(45例)与高载量组(43例)。比较各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血小板压积差异,分析HBV-DNA载量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及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均显著偏低,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偏高(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虽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及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高于慢性乙肝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高于失代偿期组(P<0.05);高载量组血小板计数低于中载量组和低载量组(P<0.05);中载量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低载量组(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以作为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指标,对肝硬化病情评估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有参考价值,且乙肝病毒载量高低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HBV-DNA、HBe Ag阴转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其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及HBe Ag血清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能够有效促进血清病毒水平的降低,有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的好转,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健康干预对中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杭州市肿瘤医院住院的10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只给予护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护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健康干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康复知识知晓、康复信念、健康生活行为、遵医行为比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这些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干预可显著改善中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透明质酸数值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口服拉米夫定片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拉米夫定片联合服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透明质酸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外周血透明质酸浓度(163.1瞷118.8 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治疗24个月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透明质酸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减轻肝组织病变、改善肝功能、降低传染性、减轻或阻止肝硬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009年4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乙肝轻中型患者分别单独应用α-2b干扰素和α-2b干扰素与苦参素联合应用抗病毒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5-8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HBV-DNA、单胺氧化酶(MAO)及补体C3、C4对患者病情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肝组(乙肝组)68例,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组(肝硬化组)63例。比较两组HBV-DNA、MAO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HBV-DNA、MAO及补体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HBV-DNA、MAO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分级的患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随G1、G2、G3、G4分级程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患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AO水平随S0、S1、S2、S3、S4分级程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血清补体C3、C4水平随分级程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使机体HBV持续复制,这与慢性乙肝的疾病发展及临床结局有密切的关系,测定血清MAO及补体C3、C4水平可对慢性乙肝病理学分级及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判定,从而对慢性乙肝的病情分级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