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0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486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852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1468篇
内科学   1299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720篇
特种医学   5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953篇
综合类   3562篇
预防医学   464篇
眼科学   178篇
药学   1202篇
  24篇
中国医学   668篇
肿瘤学   96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888篇
  2008年   898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胰腺癌微血管壁的通透性相关结构,为胰腺癌药物治疗靶向性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切除的中分化胰腺癌10例,对肿瘤中心、边缘、瘤旁、正常/远隔胰腺4个部位进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胰腺癌微血管数量和内皮窗孔数量明显少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且内皮间隙和窗孔的内径并不超过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微血管内皮间隙内径中位数为12.8~13.2 nm,5~95百分位数为0~24.4 nm,内皮间隙存在局部扩张的现象,最宽处可以达到60.3~76.4 nm.胰腺癌微血管窗孔的内径在40.0nm左右.瘤旁组织破口较多,破口内径平均516.3 mm左右.结论 与正常胰腺组织比较,胰腺癌具有一定的微血管异质性,体现为血供较少和微血管壁通透性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肝细胞性肝癌根治性切除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用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被CD34抗体染色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数,以测定MVD。对MVD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VD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都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癌大小及肿瘤分期是肝细胞性肝癌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VD是肝细胞性肝癌一种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3.
我们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胃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bFGF与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材料 :1986~ 1996年本院外科切除胃癌标本 12 4例 ,所有标本均经常规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分别供HE、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选择正常胃黏膜 2 0例作为对照。2 .临床资料 :本组 12 4例胃癌标本 ,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按WHO 1997年胃癌分类标准 :乳头状腺癌 2 2例 ,管状腺癌 5 5例 ,黏液腺癌 6例 ,印戒…  相似文献   
64.
65.
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7月,在局麻下采用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舌咽神经痛 (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GPN)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 ,评估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 ,MVD)的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 ,探讨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2 0 0 0年 12月到2 0 0 3年 10月间 ,16例GPN患者接受了MVD ,无一例行神经根切断术。患者全部进行了电话或信件随访。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 ,1例患者为不典型GPN ,术后疼痛减轻。 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1例患者出现偶发干咳。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 14 .1± 6 .3月 ,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 MVD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尤其适用于典型的GPN患者。  相似文献   
67.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临床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我们联用前列腺素E1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观察其对EDN的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69.
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 (MK)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K、MVD表达水平 ,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67例中 ,MK阳性表达者 3 7例 ,占 5 5 .2 %。MK表达水平及MVD值均与肿块大小 ,腋淋巴结状态及复发和转移有关。MK表达阳性者的MVD均值 (90 .75± 3 3 .0 5 )明显高于MK表达阴性组 (70 .48± 3 1.3 3 ,P <0 .0 1)。结论 MK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MK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志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