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 建立金振口服液(Jinzhen Oral Liquid,JOL)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真空波-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UVD-ELSD)特征指纹图谱,结合13个主要代表性成分(没食子酸、甘草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甘草素、黄芩苷、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千层纸苷、汉黄芩苷、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甘草酸、猪去氧胆酸、胆酸)同时定量的方法,对市售制剂进行整体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Cosmo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54 nm;ELSD漂移管温度115℃;载气体积流量2.0 L/min;以甲醇-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JOL的HPLC-UVD-ELSD特征指纹图谱,对主要特征峰进行明确化学指认并确定组方中药来源,运用相似度软件对15批市售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在市售制剂批间差异小的前提下测定主要代表性成分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JOL的HPLC-UVD-ELSD指纹图谱结合13个代表性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覆盖该复方4味组方中药的15个主要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指认,分别为没食子酸(1号峰)、甘草苷(5号峰)、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7号峰)、甘草素(11号峰)、黄芩苷(13号峰)、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16号峰)、千层纸苷(17号峰)、汉黄芩苷(18号峰)、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19号峰)、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20号峰)、大黄酸(24号峰)、甘草酸(26号峰)、(18β,20α)-甘草酸(27号峰)、猪去氧胆酸(28号峰)、胆酸(29号峰),并初步确定了29个特征峰的组方中药来源分别为8、12、13、15~18号峰归属于黄芩,3~5、10、11、25~27号峰归属于甘草,1、6、7、9、14、19、20、24号峰归属于大黄,2号峰归属于平贝母,28、29号峰归属于人工牛黄,21~23号峰归属于辅料;15批市售制剂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值在0.968~1.000;13个定量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0.999 9),且平均回收率为96.90%~102.84%,15批市售制剂定量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没食子酸51.82~148.27 μg/mL、甘草苷75.04~130.00 μg/mL、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31.72~39.84 μg/mL、甘草素14.24~43.65 μg/mL、黄芩苷610.37~867.40 μg/mL、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12.87~34.09 μg/mL、千层纸苷62.45~101.48 μg/mL、汉黄芩苷155.41~205.86 μg/mL、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11.56~23.72 μg/mL、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16.14~36.87 μg/mL、甘草酸222.97~310.32 μg/mL、猪去氧胆酸177.48~239.70 μg/mL、胆酸98.54~132.85 μg/mL。结论 所建立的金振口服液HPLC-UVD-ELSD特征图谱和定量测定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制剂整体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82.
施肥方法对平贝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施肥对平贝母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平贝母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配制平贝母专用肥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平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肥力调查,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依据产量目标和氮、磷、钾的利用率制定平衡施肥方案,研究施肥对平贝母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优施肥方法是每平方米施13.0 kg猪粪,5.5 kg鹿粪和6.5 kg猪粪,或11.0 kg鹿粪栽培平贝母.结论:药农在发展平贝母种植中,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并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便可取得相对较高的质量、鲜产量和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83.
黑龙江省的平贝母资源调查和保护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平贝母的资源和保护现状。方法采用现地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平贝母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黑龙江省栽培平贝母累计留存面积2 757.3ha,年产量为4 556 909.0Kg,野生平贝母资源蕴藏量约为35 345.4 Kg。结论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过度采挖,野生平贝母资源几尽枯竭,而栽培平贝母种植面积较大,资源充足。为此,应加大对平贝野生资源的保护措施以及栽培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4.
平贝母(习称平贝)为东北三省道地药材之一,系川贝、浙贝的替代品,其品质疗效仅次于川贝与浙贝,因此在国内外药材市场上小有名气,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  相似文献   
85.
不同生长期栽培及野生平贝母的总生物碱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平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分布,为平贝母地上部分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平贝母生物碱组分的分离对比采用薄层色谱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结果平贝母不同生长部位的生物碱组分存在差别。平贝母栽培品地上部位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果期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地下部位的2.361,2.310,2.193倍,平贝母野生品地上部位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地下部位的1.870,1.496倍。结论平贝母植株中总生物碱含量虽略有波动,且不同生长部位生物碱组分存在差别,但总体上平贝母地上茎叶的总生物碱含量高于地下鳞茎,存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东北道地药材平贝母总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0%以上,市场关注度提高,其走势畅否对于整个药市举足轻重。调查平贝母的产销趋势,分析跌入谷底和跃出谷底的内因与外因,展望后市走势。  相似文献   
87.
平贝雪梨保健饮料的研制及其清咽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含平贝母与雪花梨的保健饮料并评价其清咽功能。方法:以平贝母提取物与雪花梨汁为主要原料,通过工艺设计确定配方。用功能成分含量不同的饮料分别喂饮SD大鼠30d,以急性炎症模型——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对产品的清咽功效进行评价。结果:所得保健饮料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饮料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抑制鸡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结论:所研制的保健饮料工艺稳定,具有良好的清咽作用,可用于咽喉类疾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8.
《首都医药》2003,10(13):41-43
北豆根[来源]本品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饮片品种]北豆根[性状]呈不规则的圆形厚片,直径0.3-0.8cm。外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外皮易剥落。切面纤维性,木部淡黄色,里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白色。气微,味苦。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青羚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鉴别对青羚散中大黄平贝母、黄芩进行鉴别。结果: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至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对青羚散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平贝母茎叶中得到三个无色结晶,经光谱分析和与己知物对照,鉴定为平贝碱乙、平贝碱丙和平贝宁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