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从平贝母茎叶中分离的平贝啶甙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自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地上茎叶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甙,定名为平贝啶甙(pingbeidinoside),mp 242~243.2℃[a]D25+6.9°(c 0.145,MeOH)。经IR,MS,1HNMR和13CNMR谱解析,推定其结构为3β,16α,20-三羟基-Δ5-22,26-缩亚胺胆甾烷-25-O-α-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2.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与川贝母F.cirrhosa D.Don同属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均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良药,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川贝母资源匮乏、供不应求、伪品流通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临床功效,把与其功效相似、易栽培、产量高和药源充足的平贝母作为替代品成为可行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平贝母与川贝母的产地溯源、性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异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共性和差异,为贝母类药材的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安全的保障依据。同时,分析平贝母成为川贝母替代品的可行性,并阐述平贝母的发展优势,为贝母类药材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中药材平贝母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贝母乙素含量等进行研究.方法 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使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水分,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母乙素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150 mm×3.9 mm,5μm),流动相为CH3CN-100 mmol/L CH3COONH4(43:57),流速为1.1 mL/min,检测波长为37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10μL.结果 中药材平贝母水分不应超过13%,总灰分不高于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0.5%;贝母乙素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2.57%(n=6).结论 为建立和完善平贝母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平贝母中腺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静  丁永辉  宋平顺 《中国药师》2009,12(8):1070-107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平贝母中腺苷含量。方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250mm×4.6mm,5μm);流动相:水-乙腈(93:7);流速:1.0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60nm。结果:腺苷在0.04~0.24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2%,RSD=1.15%(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平贝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静  丁永辉  宋平顺 《中国药师》2009,12(5):595-597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并对市售样品进行考察,制定含量限度。方法:色谱柱:Waters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睛-二乙胺-水(70:0.03:30),流速:1.0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90℃,载气流速为2.2L·min^-1。结果: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分别在0.06~0.35μg和0.08—0.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4%,98.9%,RSD分别为1.8%,1.9%。结论:此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平贝母药材的质量评价,为今后其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平贝碱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自东北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经光谱(IR,MS,1HNMR及13CNMR)解析和衍生物制备,推定其结构为5α,17β,22α-cevanine-3 β,6α,12α,14α,16β,20β-hexol,定名为平贝碱乙。  相似文献   
17.
平贝母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四种生物碱。晶Ⅰ和晶Ⅱ是已知的生物碱,分别为西贝素和贝母辛。晶Ⅲ和晶Ⅳ是二个新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平贝碱甲和平贝碱乙。经制备衍生物和光谱分析推定平贝碱甲的结构为Ⅲ。平贝碱乙(熔点255~259℃,分子式C27H46O6N)的结构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平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Ⅱ.平贝碱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文报道从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鳞茎中分离得有祛痰作用的西贝素、贝母辛和一种新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平贝碱甲)。最近,我们又从该植物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出总生物碱,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得到一种新的有祛痰作用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甙,定名为平贝碱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9产地不同采收期平贝母中腺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TC-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5:9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4℃.结果 10月份更新期采收的平贝母中腺苷含量明显高于5月份枯萎期采收的平贝母,且可高达4倍以上.结论 平贝母鳞茎中腺苷的含量随生长发育期的不同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平贝母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矛  张美萍 《中药材》2007,30(1):6-8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以平贝母鳞茎切块、幼茎切段诱导愈伤组织、球状小鳞茎、胚状体,通过器官发生和胚状体两种途径可得到高产、高效的再生植株。所有培养物的总生物碱含量均接近或高于栽培的平贝母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