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7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567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1276篇
内科学   920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5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91篇
综合类   3210篇
预防医学   1044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1935篇
  10篇
中国医学   2295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58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3味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适用于一般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6岁,2007年3月2日饮酒后跌倒在地,出现口齿不清、意识恍惚,遂在当地医院急诊科就诊。测BP137/74mmHg、血K^+6.0mmol/L;颅脑CT提示脑肿胀;拟诊:化学物品中毒、代谢性脑病。给予吸氧、脱水、催醒、抗感染、抑酸等处理。3月3日测尿素氮14.0mmol/L、肌酐213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6mmol/L、血钾6.2mmol/L,考虑急性肾衰竭入住ICU给予CVVH治疗。3月6日患者神志渐转清、尿量渐减少。3月13日入住肾科行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2)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复方丹参滴丸对人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次献血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比色法分别检测50例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初次献血者献血前后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献血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分别为3.121±0.441和2.907±0.397 μmol.Pi/107 RBC.h,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次献血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影响,献血不会造成红细胞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较大样本观察晕可消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病例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晕可消组)102例,对照组(维脑路通组)101例,治疗10d后行疗效评定并以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论:晕可消胶囊具有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用,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草药红丝线的降压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归脾汤配合针刺治疗崩漏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因出血量多,或者淋漓日久不尽,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笔者从2004-03—2006-10,采用健脾扶正,补益气血,固冲止血法,以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断红穴治疗崩漏8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IL-1对粒系细胞和红系细胞的作用,我们通过对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的研究探讨了IL-1对粒系和红系造血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IL-1单剂量腹腔注射后第7天红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在第8天显著下降.在5~10万U/kg剂量范围内IL-1明显促进粒系细胞的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对DNA分析显示IL-1并不引起全骨髓细胞DNA的变化,但大体积细胞在注射IL-1后第3天S期细胞明显增多.我们的结果表明IL-1抑制红系造血细胞的分化增殖,在适当的剂量范围内促进粒系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其作用的分子基础是诱导造血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