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9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58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114篇
内科学   288篇
皮肤病学   1310篇
神经病学   253篇
特种医学   3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19篇
综合类   4690篇
预防医学   981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2023篇
  20篇
中国医学   5992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1072篇
  2011年   1159篇
  2010年   1093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010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987篇
  2004年   969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其病程约2~3周。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六神丸外敷加内服佐治带状疱疹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吴粉娥 《北京中医药》2007,26(6):350-350
近3年来,笔者采用内服龙胆泻肝汤,外用雄黄、冰片、五倍子研末调敷,治疗带状疱疹3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1 概述 卡压性颈枕神经痛多是由颈枕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均可引起颈项肌肉、韧带、筋膜痉挛,致使枕神经长期受到牵拉及坚硬腱膜孔的挤压,神经受损后导致的疤痕组织的形成,包裹及粘连等因素所致枕大、小神经,耳大神经受损所引起的枕区和颈部疼痛.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疼痛,原发性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34.
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同侧压迫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较为常见.但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对侧牵拉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较少出现。受《诊断学》中头痛发病机制启发,笔者近年运用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教授的手法疗13例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对侧牵拉性坐骨神经痛。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在我国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传统针灸疗法是被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本文仅对近年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简单归纳整理,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还很难比较各治疗方法的优劣,但可总结出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呈现单纯针刺结合其它疗法综合治疗的模式.  相似文献   
3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24例,临床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肋间神经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针刺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68例,结果治愈4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观察金刚烷胺及卡马西平治疗106例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28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2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治疗后第3、6和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值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时疼痛VAS值≥8的患者,FAS集分析显示,在治疗后第6、10天VAS值下降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S集分析显示治疗后第10天VAS值下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俨〈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8%和12.50%.主要为嗜睡和恶心。结论:增加伐昔洛韦用量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与较低剂量伐昔洛韦组相比,对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能更显著地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用灰黄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并以习惯疗法作对照,比较疗效。治疗结果,灰黄霉素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作者认为灰黄霉素可能有激活上皮细胞中溶酶体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