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7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61篇
预防医学   159篇
药学   481篇
  6篇
中国医学   84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患者女性,48岁,因发作性晕厥7次于2002年5月17日人院。患者于1990年起出现室性早搏(室早).1996年开始有发作性晕厥,每次持续l~2mjn,意识完全不清。2001年12月17日再次晕厥.头部着地,致右颥叶血肿,经治疗后吸收,间断服用美西律、普罗帕酮等治疗,仍反复发作,每次发作与白天情绪不良、夜间恶梦有关。  相似文献   
112.
对室性早搏后T波改变临床价值的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105例否认器质性心脏病和心绞痛史的室性早搏(VE)患者,根据早搏后伴T波改变与否分为甲乙两组,比较其血压、心肌供血、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学改变。结果显示:①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病程长、频发、成对和连发的VE易出现早搏后T波改变。提示:VE后T波改变不属心肌缺血或损伤的表现,可能是T波电张力性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评估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10例频发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0例室早均消融成功,并证实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不同部位,根据成功消融靶点将本组病例分为3组,二尖瓣环前侧壁组(4例)、二尖瓣环后侧壁组(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组(3例)。所有病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位于V1~V2导联,绝大部分病例V6导联可见s波。对各组二尖瓣环室早心电图做进一步比较,可概括出系列心电图判断指标用以估计消融靶点的部位。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早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判定室早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疗效比较,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明显,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及多因素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 (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4 - 0 1~ 0 4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门诊 30例心衰患者及 30名健康对照者均接受 2 4hHolter检查 ,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 (TO)、HRT的斜率 (TS) ,并进行TO、TS与年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室早数目、室早前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的相关分析及不同起源室早TO、TS的组间比较。结果 心衰者与健康者HRT间存在明显差别 :心衰者TO明显高于对照者 (0 5 7± 4 71%与 - 1 5 6± 2 6 0 % ,P <0 0 2 5 ) ;心衰者TS明显低于对照者 (3 17± 2 0 3%与 9 6 4± 6 4 7,P <0 0 0 1)。TO、TS与年龄、LVEF、LVED、室早数目相关 ,与室早前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不相关 ,起源不同室早的TO、TS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中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 ,由于TO、TS与LVEF、LVED相关 ,可凭借TO、TS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于大样本长期随访来证实。  相似文献   
117.
前不久,我的一位老患者,83岁患糖尿病12年的刘先生来咨询病情。他平时血糖空腹7.2mmol/L,餐后2/小时1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心脏方面除了长期存在的偶发室性早搏外,其他项目基本正常。但就在几天前,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组(每组各7例),其特征是:1组(单源性房性早搏),呈三分布,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2组(双源性房性早搏)呈五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早搏前后点分别位于其两边,图形对称呈双分布,1、2组B线斜率均在0-1之间,其斜率无显著差异(P>0.05);3组(单源性室性早搏),呈四分布图形,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早搏前后点分别趋向平行于X、Y轴,4组(双源性室性早搏)呈六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与单源性室早不同之处在于,其早搏前后点呈对称双分布,3、4组B线斜率均趋向于0,其斜率也无显著差异( P>0.05);5组(单源性并行心律)图形特征为沿垂直于45°线的四分布图形,早搏点集垂直于45°线,早搏前点、后点集分别垂直于X、Y轴;6组(双源性并行心律)图形为沿垂直于45&#176;线的七分布图形,图形与单源性并行心律相似,5、6组间B线斜率均趋向于∞,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之处在于呈双分布;5、6组B线斜率明显大于1、2组[(∞)比(4.78±0.19)],1、2组B线斜率又显著大于3、4组(0.36±0.06), P均<0.01。结论: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特征与单源性并行心律,单(双)源性房、室早搏图形均有显著差异,有助于并行心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Ensite array球囊标测指导下对特发性右室间隔部室性早搏导管射频消融的效果。方法将88例右室间隔部室早患者分为2组,39例室早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49例室早采用Ensite array球囊标测。比较射频消融治疗时2组靶点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观察随访疗效。结果与常规电生理标测相比, Ensite array 球囊标测室早靶点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2组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随访时,常规电生理标测组有5例室早复发;Ensitearray球囊标测组有1例复发。结论 Ensitearray球囊标测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自拟复脉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复脉汤,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和临床症状疗效。结果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临床症状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自拟复脉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