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8篇
  免费   1382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193篇
妇产科学   214篇
基础医学   1541篇
口腔科学   336篇
临床医学   3624篇
内科学   1929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293篇
特种医学   7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953篇
综合类   5458篇
预防医学   1966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2194篇
  17篇
中国医学   1519篇
肿瘤学   1009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547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535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012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662篇
  2010年   1457篇
  2009年   1422篇
  2008年   1785篇
  2007年   1427篇
  2006年   1120篇
  2005年   1235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LightCycler实时定量PCR与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ghtCycle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由微体积荧光检测仪和PCR热循环仪组成,PCR热循环时通过热空气对玻璃毛细管加热,能够使温度迅速发生改变(以20℃/s升高或降低),在扩增的同时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精确、敏感及可靠等特点。本文对实时定量PCR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和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为深入探索脊髓的可塑性变化规律,用5只单侧腰骶背根全切猫,术后存活3-4个月。发现实验侧脊髓Ⅱ板层内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下降至正常的24%;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却增加至正常的134%;还新发现了一类双重突触性终末,本文将之将为非典型复合终末。上述变化使突触总数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在L6节段的简单终末中,形成对称性突触的简单终末,其增幅(71%)显著地大于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者(36%);含有致密核心小  相似文献   
103.
临床上采用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时,药物即构成了低血糖最常见原因,合用药物不当,以及病人用药方法不当时增加低血糖症普遍原因。还有高龄、进食不定时定量,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均导致低血糖症因素。为有效预防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现将我们近3年来诊治的4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耐药性癫患者脑细胞线粒体mMDH、NDUFC2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癎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提取48例耐药性癫癎患者、8例非耐药性癫患者及8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的总RNA后,用基因芯片对其进行扫描,随后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的基因mMDH、NDUFC2在耐药性癫癎中显著下调,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结论脑细胞线粒体基因mMDH、NDUFC2表达异常可能通过能量代谢及神经元坏死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肿瘤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 ,在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分子生物学事件的复杂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 ,可以对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上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因而有希望发现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诸多蛋白质和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06.
1 芍药芍药为镇痛镇痉药,含有主要成分芍药甙。 HPLC定量法-芍药中芍药甙的定量芍药甙为芍药品质评价的指标成分,其定量方法有GLC法、HPLC法、TLC-DM法等。本文用最一般的ODS柱探讨了HPLC定量法。定量条件的选择着重考虑了芍药甙峰形与分离状态,使之也能用于成药分析。 1.1 试验与标准实验材料样品A、B、C分别为大和、信州、四国产芍药。标准品从中国产芍药分离而得,干燥(减压,P_2O_5为吸湿剂)3h。用本品进行薄层层析时未见异物,进行HPLC分析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人肾肿瘤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寻找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SELDI)技术,检测12例人肾肿瘤和正常肾组织蛋白质谱图表达。结果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在IMAC3蛋白质芯片上人肾肿瘤组织谱图中显示2个特异性蛋白质峰明显增高,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5750.4和5861.7,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结论人肾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蛋白质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PMT gene mut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frequencies of four TPMT alleles, TPMT^*1,^*3A,^*3B and ^*3C in a healthy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A TDI-FP assay system was set up in out lab. To evaluate this system, 22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olymorphic sites at positions 460 (G→A)and 719 (A→G)of the TPMP gene using our new TDI FP method. Results:Three TPMP *3C(G^460→G^719) heterozygotes were identified, TPMP ^*3A and TPMP ^*3B were not found. All mutations were confirmed by conventional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Conclusion:TDI-FP method has proven to be very efficient as a rapid and accurate approach for TPMP genotyping. TPMP ^*3C was the only polymorphism identified in this clinical samples we have registered.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并比较RQ-PCR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CML微小残留病方面的敏感度.方法 采用RQ-PCR技术检测初诊CML患者30例,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的CML患者各8例,观察骨髓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情况,并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可达到10个拷贝.初诊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水平为68.18%±26.67%,而经伊马替尼治疗1年、2年后的水平分别为0.16%±0.15%、0.04%±0.02%,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2.82和3.36个对数级.当FISH结果为阴性时,RQ-PCR的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比FISH更高,对于监测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提示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栓塞术前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考察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介入治疗前HCC患者46例,VEGF定量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ABC ELISA法。根据血浆VEFG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14例),对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情况进行组间对比。CT和DSA间接门脉造影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69.56%(32/46),阴性表达率30.44%(14/46)。VEGF阳性组肿瘤直径>5cm者26例(81.25%),阴性组12例(85.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T片上阳性组肿瘤边界清楚15例(46.88%),阴性组边界清楚8例(57.1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组门脉癌栓发生率62.50%(20/32),阴性组14.29%(2/14),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组远隔转移8例;阴性组无远隔转移,经检验P<0.05。结论血浆VEGF高表达可以提示门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的存在,而与肿瘤大小、边界无关。血浆VEGF可能成为观察肿瘤门脉癌栓及远隔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