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42篇
  免费   4070篇
  国内免费   1298篇
耳鼻咽喉   327篇
儿科学   163篇
妇产科学   535篇
基础医学   2732篇
口腔科学   557篇
临床医学   37971篇
内科学   4170篇
皮肤病学   560篇
神经病学   789篇
特种医学   19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939篇
综合类   50451篇
预防医学   35131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21298篇
  1043篇
中国医学   9604篇
肿瘤学   447篇
  2024年   600篇
  2023年   2455篇
  2022年   3464篇
  2021年   3324篇
  2020年   2857篇
  2019年   2702篇
  2018年   1287篇
  2017年   2919篇
  2016年   3305篇
  2015年   4109篇
  2014年   10129篇
  2013年   9746篇
  2012年   12243篇
  2011年   13263篇
  2010年   12902篇
  2009年   12171篇
  2008年   13964篇
  2007年   10519篇
  2006年   9196篇
  2005年   8742篇
  2004年   7958篇
  2003年   6693篇
  2002年   4648篇
  2001年   3708篇
  2000年   2594篇
  1999年   1806篇
  1998年   1025篇
  1997年   896篇
  1996年   724篇
  1995年   676篇
  1994年   491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52.
教育计划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以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根据国家标准教育计划部分中课程计划、主要课程、教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课程计划管理、与毕业后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的联系6个评价指标,从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2个层面详细解读了各评价指标的基本内涵,并根据先前院校试认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在专业达标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每个指标的质量环节、应注意的评价要点,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饮食指导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日间病房2017年7月至9月出院患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中的饮食指导的满意度结果,通过确定主题、活动计划拟定、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定等,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的满意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饮食指导的满意度由95%上升至98.9%,圈员的团队合作、脑力开发、沟通协调、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平均增长1.23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升了健康教育效果,患者饮食指导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是否能缩短社区居民发生急性脑梗死后的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时间窗内的就诊率,进而提高rt-PA静脉溶栓率。方法 2015年-2018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东方医院周边两个自然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年龄≧65岁的户籍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对干预社区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脑卒中早期救治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开展。并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比较发生卒中后院前延迟时间、时间窗内的就诊率、静脉溶栓治疗率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干预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共有85人发生脑梗死,对照社区95人。干预社区有27人(31. 80%)接受溶栓治疗,对照社区14人(14. 70%);干预社区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150 min,对照社区为285 min,差异显著。干预社区在4. 5 d内就诊人数为54人(63. 53%),9人(18%)拒绝溶栓治疗;对照社区45人(47. 36)在4. 5 h内就诊,16人(37. 2%)拒绝溶栓,差异显著。两社区脑梗死人群的就诊方式、入院交通工具的选择、就诊时的NIHSS评分、溶栓禁忌证、DNT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脑卒中早期救治的社区健康教育可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时间窗内就诊人数,对提高脑梗死静脉溶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获取健康信息的来源与需求,为脑卒中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在太原市3所医院住院的170例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信息来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健康信息源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脑卒中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结果传播能力最强的来源为亲朋邻居、个人经验和电视,2/3的脑卒中患者通过1~2个来源获取脑卒中知识。大众媒体和医院医务人员是患者最希望的信息来源;34.4%的患者希望有2个信息来源,患者最希望在自己家中(68.8%)、社区(44.8%)和医院(29.9%)获取脑卒中知识。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观上对信息来源的数量要求不高,重在方便权威。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是满足患者需求的最佳健康信息源。  相似文献   
57.
思想品德,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指个人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与倾向性。当前,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重智轻德、忽视品德教育等问题,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溺爱、放任致使他们养成骄傲、任性、自私的性格和不爱劳动、不尊重别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