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9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4篇
妇产科学   607篇
基础医学   281篇
临床医学   467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404篇
预防医学   3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9篇
  8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38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分析射频治疗子宫颈息肉导致迟发性肠穿孔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例子宫颈息肉的患者行射频微创术治疗后,并发迟发性肠穿孔与治疗后未引起并发症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后发现系手术者操作时间长,电频功率小所致。对迟发性肠穿孔的患者进行肠修补及对症治疗,伤愈出院。结论目前,射频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引起较为严重并发症的均为术者操作不当,未发现射频微创术的技术性缺陷,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范畴。《内经》中记载:"生于胞宫者称之。"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是妇科临床常见病、难治之病。由于生长位置不同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子宫颈肌瘤,临床上绝大多数在子宫体部,多为良性肿瘤。西医学多采用手术或激素干扰等方法治疗,因其对女性正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Hela细胞分别用0.1%乙醇(对照组)、E2(E2组)、E2+依托昔布(E2+依托昔布组)作用24 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COX-2和PCNA的表达。结果:E2组COX-2和PCNA蛋白及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E2+依托昔布组PCNA水平较E2组显著降低(P0.01),但依然高于对照组。结论:E2可促进Hela细胞COX-2表达,并进一步上调PCNA水平。  相似文献   
104.
2018年10月31日是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一个“转折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在线发表了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LAC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结果[1]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结果[2],两者都认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早期子宫颈癌微创手术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而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较低。这颠覆了腹腔镜手术既往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也为妇科内镜界敲响了警钟。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宫颈环型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25例宫颈疾病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问题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正确处理和减少并发症,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做好术前阴道准备,LEEP治疗宫颈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PET/CT和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分别行PET/CT和PET/MR检查并进行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配对χ2检验分别评价PET/CT和PET/MR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及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者评价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及诊断自信度的差异。结果 PET/MR分期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显著高于PET/CT,二者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2);PET/CT和PET/MR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05);二者对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诊断自信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PET/CT和PET/MR对检出宫颈癌原发灶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PET/MR对宫颈癌分期及判定淋巴结转移有更大的诊断优势,PET/MR有望在综合评价宫颈恶性病变进展中成为替代PET/CT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探讨PET/CT定性及半定量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SUVmax行单因素分析,并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记录淋巴结SUVmax值(SUVmaxLN)及其与原发灶、肝脏、腹主动脉SUVmax的比值(SUVmaxL/T、SUVmaxL/H、SUVmaxL/A)。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提示淋巴结转移以及原发灶SUVmax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4.90%(28/51),特异度为91.61%(142/155),准确率为82.52%(170/206)。SUVmaxLN=4.19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界值(SUVmax=2.5)。与SUVmaxLN相比,以SUVmaxL/T、SUVmaxL/H、SUVmaxL/A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ET/CT在定性及半定量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16E6与E-钙黏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34例CIN、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E6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比较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级、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166,P=0.000);各组间两两比较除外正常组与CIN Ⅰ组、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P=0.315,0.483),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在正常宫颈、CIN Ⅰ级、CINⅡ-Ⅲ级、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95,P=0.000),各组间两两比较除外正常组与CIN Ⅰ组、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P=0.056,0.627),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E6与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肌层浸润都有关(P<0.05),但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和CIN组中HPV16E6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47,P=0.000).结论 宫颈病变级别增加与HPV16E6和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密切相关,提示宫颈癌预后不良;两种蛋白表达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且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老年(≥60岁)子宫颈浸润癌的特点,对其防治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检索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颈浸润癌患者173例,年龄29~76岁。临床分期为Ⅰ~Ⅳ期。≥60岁为老年组63例,其余为非老年组110例。对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合并症、治疗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组子宫颈浸润癌患者以60~62岁居多,症状以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临床期别较晚,自身合并症及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治疗优先选择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结论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并症、辅助检查及临床期别,重视临床治疗的综合应用,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及治疗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30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CCRT的宫颈癌患者,于CCRT前1周(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中)及治疗结束1个月(治疗后)行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行盆腔MRI,比较治疗前、中、后各超声参数变化。依据超声及MRI表现评估宫颈癌CCRT疗效,观察二者的一致性。结果 30例宫颈癌中,28例鳞癌、2例腺癌。治疗前、中、后病灶最大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病灶回声、血流分级、弹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中、后病灶边界、阻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评估结果与MRI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2,P<0.01)。结论 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CCRT治疗宫颈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