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54篇
  免费   1584篇
  国内免费   1830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242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4706篇
内科学   6575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749篇
特种医学   7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82篇
综合类   7566篇
预防医学   185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137篇
  75篇
中国医学   2472篇
肿瘤学   24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421篇
  2023年   735篇
  2022年   918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787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536篇
  2013年   1385篇
  2012年   1895篇
  2011年   1898篇
  2010年   1752篇
  2009年   1821篇
  2008年   1809篇
  2007年   1676篇
  2006年   1575篇
  2005年   1525篇
  2004年   1126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540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目的:研讨虎斑游蛇醇提物外周镇痛作用及其镇痛作用机制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多种实验性外周性疼痛的动物模型,观察虎斑游蛇不同浓度醇提物对多种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镇痛程度:建立伤害性疼痛动物模型,通过化学荧光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五羟色胺(5-HT)、五羟乙哚乙酸(5-HIAA)、前列腺素(NE)含量,观察虎斑游蛇不同浓度醇提物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虎斑游蛇醇提物对多种外用性疼痛模型均具有镇痛作用,且以高荆量组镇痛作用程度显著:虎斑游蛇醇提物对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影响,能够降低5-HT、NE的含量.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呈量效关系.结论:虎斑游蛇醇提物镇痛作用与其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有关,其作用机理之一与其对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有关,具有外周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CD137-CD137L信号(简称CD137信号)是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性转变促进血管新生。方法将3%巯基乙酸盐肉汤诱导的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分3组,即对照组、CD137信号激动组和CD137信号抑制组,通过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相关特异性标志物观察巨噬细胞表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D137、CD86及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巨噬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Ⅰ型精氨酸酶(Arg-1)的蛋白和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0分泌水平。将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bEnd.3)共培养,上室种植巨噬细胞,下室基质胶种植内皮细胞,实验分为3组,即对照组、CD137信号激动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组,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1)分离的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纯度为(97.93±1.31)%,巨噬细胞表面CD137表达为(97.40±2.70)%。(2)与对照组比较,CD137信号激动组Arg-1 ...  相似文献   
74.
PICC与CVC拔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梦萍  倪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92-129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完成各种治疗目的的有效性与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相同的,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PICC置管护士可独立完成,操作较简单、安全,置管成功率高,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且避免了CVC置管时引起的麻药过敏,气胸、误入动脉等并发症.现将两组插管拔管原因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究比索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44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22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为对照组,224例采用比索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  相似文献   
76.
胡云  徐伟  潘佳佳  童国玉  朱大龙 《江苏医药》2008,34(11):1084-108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37例)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2例).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又分为治疗组(22例,辛伐他汀治疗12周)和未治疗组(15例).于随访12周后空腹抽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炎症细胞因子.结果 (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与SAA和白细胞介素(IL)6显著正相关(P<0.01).SA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比较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无显著相关性.SAA与TG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和载脂蛋白A-I(ApoA-I)显著负相关(P<0.01).hsCRP、TNF-α和脂联素与血脂各成分之间没有相关性.(2)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组hsCRP、TNF-α、SAA和IL-6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而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TG显著高,而HDL-C显著降低(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后hsCRP、TNF-α、SAA明显下降(P<0.01),脂联素明显升高(P<0.05),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HDL-C上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AA明显升高.SAA与肥胖和HDL-C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猪龄20 d雄性乳猪18头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两组通过高脂饲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猪疾病模型,对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进行为时36 h的长期体外反搏治疗,取各组动物颈动脉血管环,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动物血管舒张率的差异.结果 在乙酰胆碱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在硝普钠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受损,长期体外反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长期体外反搏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miR-29c能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经适应性饲养,于6周龄时以高脂饲料喂养,构建AS模型(AS组);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后取主动脉,检测miR-29c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活性氧(ROS)、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水平。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转染miR-29c mimic和antagomir,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μg/ml)进行刺激,检测各组TNF-α表达、ROS、NADPH氧化酶水平。此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进一步检测正常细胞转染miR-29c mimic与antagomir后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S组miR-29c表达及TNF-αmRN...  相似文献   
79.
张慧敏 《抗感染药学》2021,18(2):259-261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感染现状及其防控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10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控策略.结果:106例术后置管患者中,6例发生感染,其感染率为5.66%(6/106);分析发现置管...  相似文献   
80.
S100A8和S100A9作为内源性危险相关分子模式与Toll样受体4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相识别,通过参与免疫应答,改变内皮通透性并促进斑块内炎症,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此外,S100A8和S100A9血浆水平升高与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本文综述S100A8和S100A9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冠心病的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