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58篇
  免费   4449篇
  国内免费   2358篇
耳鼻咽喉   2265篇
儿科学   644篇
妇产科学   1458篇
基础医学   1565篇
口腔科学   1033篇
临床医学   19176篇
内科学   5186篇
皮肤病学   401篇
神经病学   1224篇
特种医学   36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24867篇
综合类   41014篇
预防医学   6468篇
眼科学   3586篇
药学   16146篇
  307篇
中国医学   4599篇
肿瘤学   3202篇
  2024年   529篇
  2023年   2453篇
  2022年   2709篇
  2021年   3015篇
  2020年   2836篇
  2019年   3235篇
  2018年   1509篇
  2017年   2837篇
  2016年   3140篇
  2015年   3465篇
  2014年   6647篇
  2013年   6667篇
  2012年   8107篇
  2011年   8752篇
  2010年   8327篇
  2009年   8123篇
  2008年   7797篇
  2007年   7404篇
  2006年   6894篇
  2005年   6861篇
  2004年   6236篇
  2003年   6017篇
  2002年   4615篇
  2001年   4065篇
  2000年   2798篇
  1999年   2085篇
  1998年   1881篇
  1997年   1778篇
  1996年   1578篇
  1995年   1270篇
  1994年   937篇
  1993年   609篇
  1992年   464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93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措施在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0月间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在围术期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86. 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8. 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围术期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的业务水平、护理态度、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措施,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4.
65.
66.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96-198
目的研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8月本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0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甲状腺切除手术)和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各35例。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切口长度更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分析比较子宫颈纳氏囊肿采取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妇科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依次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进一步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①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出率上,经阴道超声检测检出率为80.47%,和经腹部超声检测检出率的37.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阴道超声检测出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40例(31.25%)、多发囊肿63例(49.22%);经腹部超声检测出的48例(37.50%)子宫颈纳氏囊肿,单发囊肿31(24.22%)、多发囊肿17例(13.28%);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经阴道超声检测的103例(80.47%)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28例(21.88%)、宫颈管内17例(13.28%)、壁间45例(35.16%)、宫颈阴道段13例(10.16%)。经腹部超声检测的48例(37.5%)子宫颈纳氏囊肿,囊肿发生部位分布情况为:宫颈内口囊肿12例(9.38%)、宫颈管内9例(7.03%)、壁间21例(16.41%)、宫颈阴道段6例(4.69%)。结论在子宫颈纳氏囊肿检测中,经阴道超声检测的效果要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能够明确囊肿发生情况及部位,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为主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研究组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和托烷司琼,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羟考酮和托烷司琼,记录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HMGB1、TNF-α、IL-6和IL-10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静止时和运动时4 h、6 h、24 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 h、6 h、24 h和48 h患者自控镇痛累计羟考酮使用量和按压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HMGB1、TNF-α、IL-6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研究组术后HMGB1、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较单纯使用羟考酮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好,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炎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分析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纳治疗的需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在患者知晓同意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单级电切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实施诺舒阻抗控制,术后取得较好成效,可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安全性能较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