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3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508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026篇
内科学   3386篇
皮肤病学   363篇
神经病学   479篇
特种医学   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599篇
综合类   9477篇
预防医学   1642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9382篇
  69篇
中国医学   3207篇
肿瘤学   344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17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766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822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1531篇
  2013年   1566篇
  2012年   1837篇
  2011年   1978篇
  2010年   1897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1952篇
  2007年   1813篇
  2006年   1570篇
  2005年   1480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245篇
  2002年   1023篇
  2001年   919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622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473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采集感染性钉螺,分离尾蚴,以40条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用药组分别一次灌服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小鼠灌服2.5%Cremophor EL溶液。所有小鼠于感染后50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统计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并比较不同分离株血吸虫的吡喹酮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结果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10.37%~19.81%、23.22%~33.09%、39.25%~49.61%、62.87%~74.44%和91.26%~98.09%。经不同剂量吡喹酮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株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1~186.7 mg/kg,但各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网膜素1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40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BBP4和网膜素1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治疗后FPG和HOMA-IR明显降低(P<0.05),血清RBP4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而网膜素1水平明显升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FPG、体质指数及HOMA-IR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网膜素1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FPG、体质指数及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调节血清RBP4和网膜素1水平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比较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与酮替芬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咳、平喘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酮替芬片1mg,2次/d;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mg,每晚顿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临床上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获得较满意疗效,其疗效较酮替芬好,不良反应较酮替芬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4.
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氯噻酮阶梯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相关。研究者对来自于SHEP(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的长期生存率资料进行了评估,对分别接受氯噻酮和安慰剂阶梯治疗4.5年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继续随访约22年,结果提示,氯噻酮组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依普利酮及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0例.分别予依普利酮片50mg、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主要检测多项生化指标、24h动态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幅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1次/d,服用50 mg均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全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的住院治疗的快速心房纤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口服,3次/d,胺碘酮0.2g,口服,3次/d,7d后减为0.2g,2次/d,再7d后减为维持量0.2g,1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胺碘酮,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减少,且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焦虑等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方法将75例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心氏片。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用药过程与停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8.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机制可概括为冲动形成异常、传导异常或冲动形成和传导异常同时存在,其既有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异常,也有自主神经的作用。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基本生理作用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而影响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传导速度,消除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使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同时用比色法测一氧化氮(NO),ELISA法检测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健康对照组42名进行比较。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丹参酮ⅡA组,治疗2周后复查各指标。结果心衰心功能Ⅲ级、Ⅳ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NO、NT-proBNP及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vWF和6-keto-PGF1α在对照组与心衰各心功能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丹参酮ⅡA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浆vWF及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5),且丹参酮ⅡA组较常规组LVEF明显增加,NT-proBNP及血NO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vWF和6-keto-PGF1α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丹参酮ⅡA组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阿他伐他汀,疗程为18个月.结果 12个月、18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0.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63.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