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798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45篇
综合类   1623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04篇
  7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巴比妥类快速作用的静脉麻醉药。具有用法简便,镇痛作用强,诱导迅速,苏醒快等特点,故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然而由于其注射太快时易产生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加之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对麻醉反应与成人的差异较大,故麻醉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小儿的安全,使小儿安全渡过麻醉和手术,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护理。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文章通过对我院2003年门诊麻醉药处方的整理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麻醉性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 efined D a ily Dose,DDD)值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作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共有5种,其中多瑞吉使用的处方数最多,5种麻醉药的DUI均<1.0。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3.
药物利用研究的目的是力求实现用药的合理化,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的发生,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为更好了解药剂科对精神、麻醉镇痛药品的监督管理及医生的用药习惯,特对我院门诊处方中含精神药品的布桂嗪(强痛定)、哌甲酯、安定类和麻醉镇痛药品利用进行回顾性调研,以示药师的作用是否到位,同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精神、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4.
AIM: Previous studies of selected patients have suggested a reduction in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with the use of statins, and no effect of fibrat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in and fibrate use and the risk of VTE. METHODS: The present report used data from an ongoing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of VTE. This study started in May 2000 in a single centre in Brest, France, and included patients consecutively hospitalized for a documented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FeNO测定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合理选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FeNO正常组和偏高组各72例,每组再随机分成ICS+LAMA亚组和LAMA亚组各36例,疗程3个月,观察四组治疗前后及1年随访后急性加重次数、临床疗效、肺功能、治疗费用等变化情况。结果:FeNO正常组中使用LAMA、ICS+LAMA在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评分(CAT、mMRC)、FeNO改善水平、治疗费用、急性加重次数等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FeNO偏高组,采用ICS+LAMA对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气道慢性炎性反应减轻及治疗花费的降低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FeNO偏高的COPD患者,联合使用ICS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分析比较在临床应用中使用氯胺酮与不同的麻醉药复合使用在小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2011至2012年就诊的即将进行手术的患儿120例,男女各60例,年龄在2至6岁,平均年龄4岁。将所以患者随机均分为A、B、C3组,每组40例。分别氯胺酮与不同的麻醉药复合对其进行麻醉。A组采用氯胺酮联合羟丁酸钠,B组采用氯胺酮联合咪安定,C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观察记录手术前后以及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患儿的MAP,HR,SpO2,并记录手术时长以及苏醒的时间、苏醒后患者状态等。结果 3组患者均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但是与手术前相比,C组苏醒时间较短,在呼吸循环方面显得更加平稳,不良反应少,患儿各种状态优于A、B两组。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能够满足手术要求,但是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使用,效果更好,其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时间段,同时其副作用小,明显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48.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87-788
目的:探讨小儿咽喉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行腺样体刮除及扁桃体摘除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复合表面麻醉组)、B组(常规全身麻醉组)两组;检测两组各时间点HR、SBP、DBP、SaO_2、ETCO_2(入室后T_1,诱导后T_2,插管时T_3,置入开口器T_4,刮除腺样体T_5,剥离扁桃体T_6)。测量入室(T_1)、刮除腺样体时(T_5)、术毕(T_7)血糖浓度及血乳酸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儿在插管时、置入开口器、刮除腺样体、剥离扁桃体时HR、MAP与诱导时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于相应时段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儿血糖、血乳酸浓度于刮除腺样体及术毕明显高于入室及A组。结论:小儿咽喉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可有效消除手术所导致的应激,保持循环稳定和代谢正常,不失为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颅脑损伤老年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01-2012-12拟行颅脑手术老年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分别为异丙酚组、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记录3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时(T1)、硬脑膜切开时(T2)、手术结束时(T3)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于麻醉前(T0)、术后6 h(T4)、24 h (T5)、48 h(T6)、72 h(T7)监测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H-Px )的活性及丙二醛(MDA )的浓度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比较。结果3组在T4、T5、T6、T7点时,SOD、GS H-Px的活性均低于术前(P<0.05),MDA浓度高于术前(P<0.05)。与异丙酚组相比,异氟烷组SOD活性、GS H-Px活性在T4至 T7明显降低(P<0.05),七氟烷组SOD活性在T5、T6明显降低(P<0.05),其GS H-Px活性在T4~T6明显降低(P<0.05);异氟烷组的MDA浓度在 T4~ T7明显增高(P<0.05),七氟烷组MDA浓度在T5~T7明显增高(P<0.05)。结论异丙酚组可减少缺血缺氧所导致的脑损伤,能减轻颅脑手术时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持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和非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炎病例185例,其中男102例,女83例,年龄65~96岁。其中吸入性肺炎94例,非吸入性肺炎91例,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结果吸入性肺炎组平均年龄(80.8±6.7)岁,明显大于非吸入性肺炎组;吸入性肺炎组合并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更多见,病情严重程度更重,平均住院时间(25.4±8.2)d,较非吸入性肺炎组长9.3 d。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肺部CT影像学表现差异不明显(P>0.05)。吸入性肺炎组患者细菌培养显示病原菌以混合感染比率更高(54.3%vs.30.8%,P<0.0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吸入性肺炎组(P=0.004);初始经验治疗吸入性肺炎组抗生素以联合使用更常见,后续调整抗生素比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较非吸入性肺炎组高,临床疗效和预后吸入性肺炎组较非吸入性肺炎组差。结论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表现差异不明显,但两组平均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病原学特点和治疗预后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应加强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积极防治,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